调查

调查

琼葩小说2025-07-07 07:25:46
最近,某企业劳动人事部成员,除了科长老于一脸疑惑之外,其余人的脸上都荡漾着一种神秘的笑容。直到这一天上级的领导突然莅临对老于进行专查,老于的疑惑才在突然间拨云见日。刹那间老于的后背有一种彻骨的寒意,这
最近,某企业劳动人事部成员,除了科长老于一脸疑惑之外,其余人的脸上都荡漾着一种神秘的笑容。直到这一天上级的领导突然莅临对老于进行专查,老于的疑惑才在突然间拨云见日。刹那间老于的后背有一种彻骨的寒意,这股寒流直冲脑门而来,直到在老于的脑门挤出无数颗冰冷的小水珠,这股寒流方才渐渐散去,融合在三十六度五左右的体温里。冷静下来的老于咬了一下牙:事已至此,顺其自然吧!反正他们对自己不满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上级领导逐一对科室和相关人员进行询问。
第一位被查询的是刚进人事科不久的办事员小张。
领导说:“在最近一年里,你们科室向上反映于科长有问题的匿名信达三十多封,但具体情况我们还不太清楚,你能否根据你对于科长的了解说一下,我们会对你的说话进行保密。”
小张情绪激动,想起自己刚进科室时科长给的下马威,直到现在科里的同事还以此为笑柄,小张原本刚毅正直的性格好像从那以后受到了扭曲,做什么事都诚惶诚恐心神不宁的。科长更是有话说了,常常讽刺小张高学历低智商做事毛手毛脚。小张思量过,没得罪过他呀,逢年过节也没少烧香,为什么科长对自己如此看重,总挑刺。盼了这么久,可有个说公道话的地方了。刚要张口,突然转念一想:他们为什么第一个谈话的对象是我,难道他们怀疑那些匿名信都是我写的,我只写过两封而已。其实我不说也没关系,老于伤的人多了去了,后面的人肯定得说个一二,我一个新来的,说多了以后谁还敢用我?算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话对谁都受益。想到这小张一口咬定:“其实吧,我对于科长的印象还不错,挺谦和的,说到问题,还真不好找。”
第二个接受调查的是二把手大钱,大钱心里那个乐呀!机会终于来了,老于一出事,这科长就是我的了。可就在上级领导面前一坐的时候,大钱的脑门闪了一个灵光,有一个声音告诉他:你可不能说什么,想想啊!老于一下去,最受益的人就是你,傻子都能懂,是谁背后整老于。这回老于反正躲不过去了,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想到这,大钱清了清嗓子,字正腔圆的说:老于嘛,科长当的还是比较合格的,我看的是比较清楚,经常为厂里的工作加班加点没有怨言,这一点就很值得我学习呀!”
再下一个是前任科长老刘。老刘原本前途一片光明,只要在平平安安的撑过半年就ok了,就是老于鼓吹科室的人上告把自己整了下来。老于上台以后并没有把自己对科员们承诺的兑现,做事唯我独尊全他一人说了算,以前老刘暗地里还能把小金库里的钱分些个给大伙,年底还有结余。可老于一毛不拔,到年终总结照样一毛不剩。傻子都明白怎么回子事,科里的人早就不满了。但这种事怎么说呢?说他贪污?今非昔比,老于过年过节没少往上送,万一要是不下去了呢?回过头来肯定得整我,因为这事科里只有我明白是怎么回事。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是小份子给自己少一点罢了。算了这么大岁数的人了,安心养老吧!谁爱整整去,于己不相干喽!
老刘皱了眉头佯装思考了一下说:“这前思后想了一番还真找不出科长做了什么违纪的事情,还是比较清正廉洁的,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老刘后面的,是车间主任王永,王永心理那个气呀。车间从老于当了科长以后,进来的技工,全是混子。拿的工资都一样可啥都干不了,培训的时候吧,躲的比谁都快;涨工资了比谁都显得猴急猴精,差一分都得打破砂锅纹(问)到底。打听后得知都是走到老于后门,七大姑的儿子八大姨的女婿,要么就是钱串子牵进来的。一个比一个牛。连我这个车间主任都不放在眼里。车间工人明显多了,工作量反而加大了。我找领导反应反应,还被教训了一顿,工人们都不服气去上告,害得自己被罚奖金还写检查,说我这个主任没管好。多少次,王永就差指着老于的鼻子骂了。
这回一定不能放过这个黑心的。
王永气呼呼的往椅子上一坐,上级领导问:“你就是车间主任王永,听说你很正直,哈哈!听说为了工人的利益不惜得罪了俩领导,这是怎么回事呀?说来听听。”
领导这么说啥意思?难道他们已经知道了我和老于的矛盾?知道了为什么还找我谈,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哦!肯定是上面那几个人说的,一般告状的人都不明着说自己和领导之间的问题,而是那拿别人的事来说。已经有人说过,我不如不说了,再说于科长肯定会以为这些都是我说的,其实我现在不说。到时他再对我不满意我就可以理直气壮的顶他,反正我没说。老婆说过,我坏就坏在太直上,这一次弯一次吧,反正老于做事那么缺德早把厂里的人得罪光了,这次下去是肯定的事。不如做个好人吧。
想到这,王永虎眉一瞪一拍桌子:“谁胡说八道,哪有那么严重?我们闹矛盾那次是因为我喝多了惹着老于了。不信你们查去。”
王永心想:快去查吧!一查老于全露底了,兔崽子不死才怪呢?
车间工人代表是小李,其实小李早想好了,唉!谁当人事科长都跟我没关系,吃亏的又不是我一个工人,老于那么黑,他们科室那帮人就不会放过他,也用不着我多说了。老于下了他那帮后门不一定受牵连,以后还得和老于那帮狐朋一块共事呢?。再说我跟大钱关系不错,大钱说过,王永脾气太暴躁不好管,要我好好干,小李组长想到这就满面春风了,
于是乎小李说:“我没有意见,我的宗旨是带号头、站好岗、做好事,把好关。在我的心里,只有产品和质量,别的都与我无关。”
最后接受询问的是老于的司机小高。小高心里早有谱了,如果我说了对老于不利的话,以后再上台的科长知道了还能用我吗?肯定会琢磨我是那种两面三刀的小人。所以任凭调查队组长怎么哄、劝、吓,小高始终一句话:“我的眼睛里只有闪烁的红绿灯,心里只有交通规则;我的职责只是开好车负责领导的安全,别的一概不问也不懂也不知。”
最后调查结果:于科长为人正直谦和、清正廉明,为厂工作加班加点,不计个人得失,以厂为家。是领导中不可多的好领导,继续留任人事科长一职,等待日后提拔。
调查结果一出,于科长大悦,在市里最高档的酒店请桌,答谢接受调查的几位同志。几个人那个气呀,在推杯换盏之间,眼里都冒着金星注视对方,言下之意,肯定是他没说真话,出尔反尔。不过大多数人还是很庆幸的:毕竟是领导都穿一条裤子,幸亏没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