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化突围

格化突围

要得杂文2025-05-03 23:52:48
庄子是我最钦佩的古之圣贤,在阴暗的乱世曾操守独立思想与自由人格,为后之学者铸起一道精神防线;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奴才处世中,作为文人的他度身定造,坚守了文化人格。探古访风,物我两忘,古今皆容庄居首;人
庄子是我最钦佩的古之圣贤,在阴暗的乱世曾操守独立思想与自由人格,为后之学者铸起一道精神防线;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奴才处世中,作为文人的他度身定造,坚守了文化人格。
探古访风,物我两忘,古今皆容庄居首;
人格熏化,边沿突破,无为大为子造极。
来自灵魂深处的觉解,渗入骨格中的感知,就算是对庄老先生的最高敬意吧!
于佑任先生曾称司马迁是封建社会最后一位骑士,学者易中天阐述过士的内涵:无产业,有身份;有技能,无定职。在易先生看来,汉之前的知识分子是毛,不依附于人,而汉后的文化人则成了皮,寄托在君王身上。子长虽受寄于君王,而他的处世之道却非比寻常。余秋雨教授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这样写道:知识分子总要在政治军事的折腾之后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文化变成了生命,只有靠生命来拥抱文化了。子长以他的龙门笔法,用整个生命去祭奠文史,于是骑士风姿自然受之无愧。
我觉得,庄子可称得上是封建社会骑士第一人。比之于孔孟,少了份人性脱节后的错位,多了份空灵之美;与韩非、商鞅相比,少了份个性抑制,多了份自由。在同时代的大人物中,以常人的心态:庄子,或许算是最窝囊的一个。而以今天的处事标尺与人文视角,他却成为最明哲的一个:古今皆容,超然物外——美学家刘成纪于《中庸的理想》中这样写道:对于大多数现代人来说,我们常常感到道家哲学与当代社会具有更大的亲和力。工业文明的发展使我们越来越与原生态的自然相疏离,快节奏的生活使我们渴望休闲。在这种背景下,道家的游世主义,往往更易得到人们情感上的认可。凭心而论,在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格构建上,又有几人可以达到此种境界?
在俗世中,庄子算是走到了绝境。他的桀骜不驯,使得所有人避而远之。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强势理念已浸透到众人的骨髓中,人们有的意念仅是:建功立业,光祖耀族。
返朴归真,天人合一?哼,见鬼去吧!
庄老先生孤伶伶一人来到濮水边,奇怪的是:这么美的境域,竟无一人?
濮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时,庄子内心充满了文化的热度,感动的泪流满面。请大家记住这个伟大的炼狱时刻,因为先生心中的文化泉眼已被启动,《逍遥游》、《秋水》等千秋经典的前奏已响起。
先生踱着小步,反思起文化的原始使命:文化的内涵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精神层面;文化人格需要文化密码的传承,这个密码不完全是利益。
天,豁然明亮了几份。那曲《高山流水》奏得更响……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