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六、刘七起义

刘六、刘七起义

东郭先生小说2025-09-08 17:41:49
刘六(名宠)、刘七(名宸)兄弟,明朝霸州文安县刘庄子村人。自幼习武,善骑射,尚侠义,骁悍过人。明朝中叶,封建统治残酷,使许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因生活所迫,不断爆发农民起义。在当时霸州境内

刘六(名宠)、刘七(名宸)兄弟,明朝霸州文安县刘庄子村人。自幼习武,善骑射,尚侠义,骁悍过人。明朝中叶,封建统治残酷,使许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因生活所迫,不断爆发农民起义。在当时霸州境内有多股起义的小团伙。他们人人骑马,马身带铃,拦路抢劫,昼夜行程数百里,号称“响马盗”。
正德三年(1508年)秋,霸州府衙门被盗,屡次缉捕均无获,且境内盗案屡出。官府闻刘六、刘七兄弟之名,便将刘氏兄弟招募入衙协助擒捉“盗寇”。刘氏兄弟入衙后,连破数案,深得官府赏识。则令刘氏兄弟在乡里选募了齐彦名、李隆、李悦等壮士34人,名为“金吾右卫”屯军,成为正式官军。刘六、刘七充任首领,负责霸州境内的文安县、大城县、保定县(今文安新镇)的案件缉捕,屡次见效。邻近州县发生案件应邀前往,也常常奏效。因而刘六、刘七兄弟名声传遍京南各州县,知名度很高。得到州府许多赏赐,明王朝因其有功也有众多赏赐。
正德四年(1509年),明皇宫大太监刘瑾揽权乱政。其家人梁洪得知刘氏兄弟获得朝廷丰厚赏赐,便向刘氏兄弟勒索金银财物。被拒绝后,梁洪恼羞成怒,向刘瑾诬告刘六、刘七是京南大盗。刘瑾听信谗言,派都御史宁杲、柳尚义调兵缉捕刘六、刘七。刘氏兄弟闻讯出逃,官军将其家抄掠焚烧一空,刘氏兄弟走投无路,便投了“响马盗”。
正德六年(1511年)正月,“响马盗”首领齐彦名在安肃(今徐水县)境内被官军捉住,关押在安肃监狱。刘六、刘七得知这一消息,领数十人偷袭监狱,从狱中救出齐彦名。此次武装砸牢反狱事件震动了朝廷,广大无地农民拍手称快。刘氏兄弟威名远扬,前来投奔者达数千人。随后又挥师向东抢了雄县、霸县之间的官军马场马匹。队伍不断扩大,刘六、刘七农民起义如狂飙般掀起,占州、夺县势不可当。正德六年(1511年)五月,起义军扩大到数万人,占领涿州,明朝廷震惊,京师戒严,慌忙调集人马镇压起义军。义军为避其锋芒,兵分两路杀向外省。一路由刘六、刘七、齐彦名带领转战河南、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义军无固定根据地,飘忽不定,所向披靡。一路由杨虎带领进入山西。
杨虎等义军入山西后攻城拔县,自陵州十八盘东进,破武安临洛镇,一路克威县、曲周、武城、清河、故城、景州数城回到文安。刘六等义军纵横驰骋数千里,如入无人之境。义军所到之处“乡民奉牛酒,甚为效力”。由江西挥师北进,经安徽、江苏、山东回到文安与杨虎会师。
两支义军汇合后,声势更大,连克通州、固安等州县,京师慌乱,再度戒严,派出更多官兵围剿义军。由兵部侍郎(相当现在的副总参谋长)亲自统兵征剿起义军。义军再次兵分两路,跳到外省作战。西路军杨虎夺取威县新河县后势力大增,一举攻下江苏宿迁县、俘获淮安知州刘祥、灵璧知县陈伯安。又连下永威、夏邑、归德府等。杨虎在安徽阜阳中埋伏中箭身亡,刘惠为首领。义军军旗大书“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混沌之天”。并在村口、寺庙墙上书写标语“平欺敌将虎擒羊,纵横六合谁敢捕”;“几回月下敲金镫,多少英雄丧胆寒”。义军所到之处对民众秋毫无犯,纪律严明,军威大震,官军丧胆。义军连续打败副总兵白玉,杀都指挥王保,活捉都指挥潘肿,取得节节胜利,人数增加到13万。此时是西路军最盛时期。西路军接下来活动在襄阳、樊城、随州一带。在泌阳兵败,向西撤退,占汜水、荥阳、巩县、围河南府(今洛阳),大败官军。转战汝州,过淮河被官军算计,损兵折将。在义安休整后,奔卢州,到定远西又败,义军连败,退到湖北应山时,溃不成军。刘惠受伤自缢,散军流转河南,余将被俘,全军覆没。
东路义军进入山东连克日照、海丰、寿张、阳谷、济阳、曲阜、沂水、泗水、费城十余县。破曲阜后进驻孔庙,耀武扬威,山东震动。在曹州义军败,死伤二千多人。遂转莒县丘陵休整。
正德七年(1512年)正月,刘六、刘七义军由山东折返京南,突袭霸州。在真定府大败毛锐,毛锐仓惶而逃,把大将军印丢失。在邢台义军败,走山东腾县,又败,伤亡较大。变换服装马匹,北上,沿途群众拥戴纷纷加入起义军,队伍扩大。挥师北上,破香河、宝坻、玉田,在武清大胜官军,消灭众多有生力量。京师再度震惊,第三次戒严。正德七年(1512年)四月,义军由武清向西南,在霸州与官军大战一场伤亡惨重。转而南下攻邳州不克,遂走湖北,在夏口将副都御史马炳然杀死。火烧汉口,在混战中刘六与其子仲淮落水而亡。刘七、齐彦名率余众乘船顺江而下,转战湖口、彭泽、安庆、太平、芜湖、瓜洲。攻下镇江,直指南京。南京告急,明武宗增派官军围剿。义军不习惯水战,欲登岸自淮安回山东,由于官军防守严密而不能成。往返长江寻找机会,三次过南京,往来如过无人之境。在九江与官军大战,义军大败。义军达南通州时,突遇狂风大作,只得弃船上狼山,官军见状从狼山另一侧占领制高点,利用居高临下之势,对义军发动猛攻。双方激战,齐彦名中枪阵亡,刘七中箭落水而死,全军覆没,一场轰轰烈烈的京南农民大起义至此告终。东西两路义军31名被俘首领,押解京师,皆被处死。为首6人被剥皮,皮制鞍镫。
刘六、刘七家乡刘庄子,被官军焚烧殆尽,民众逃离。现只存遗址,叫刘圪哒在马武营村西北,吕公务村东南。
1985年1月,胡耀邦总书记来文安,曾讲起“刘六、刘七是文安人”。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