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大潮中潮起潮落

在经济大潮中潮起潮落

髻影散文2025-10-19 21:21:22
如今,同是工薪阶层,个人收入落差较大。高端,高不可攀;低端,又深不可测;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有待于化解。而这种工资结构的不合理,容易使人心态失衡。当这种情形,一时不能解决或解决不能一步到位时。作为当事
如今,同是工薪阶层,个人收入落差较大。高端,高不可攀;低端,又深不可测;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有待于化解。而这种工资结构的不合理,容易使人心态失衡。当这种情形,一时不能解决或解决不能一步到位时。作为当事人,恐怕只有以一颗平常心,来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使之趋向平和。
就像我:在同一地区、同一系统里,收入是偏低的。横向不能比,那不妨与自己的纵向即过去比。只要觉得今年比去年好,去年比前年好就可以了。若能这样类比,就能排解因生活条件较差,所带来的种种失落和郁闷。存在决定意识,由此形成观念。而当某种观念如“价值观”形成之后,又会产生种种“好与差”的感觉。
此外,还可以来个“穷则思变”。现在看来,今年春季之前的任何时点,买入住房都是明智的。追忆往昔,投资和投机领域(仅指股市和楼市)曾经机会多多。展望未来,不确定因素依然或始终存在。当然,如今的股价和房价都已到了相对高位。盲目入市,会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若运用透支或借贷,又会放大这种风险。所以,在行将到来的整个2008年中,还是收缩战线,稳妥为上。
在常人眼里,钱自然是越多越好。但拥有钱财本身,与个人和家庭幸福不呈正相关关系。这“幸福指数”的高低,并不完全维系在:家庭收入的高低和财产的多寡上,因为其中存在或可以产生许多变数。以前,我对于理财也没有概念。初次接触是在十年前,到银行办理“银证转账”手续时,对方让我到一个理财专柜办理业务。之后,又听人谈及:如何安排好一日三餐以至衣食住行,又怎样去当家理财……
我的理解:理财,是一个家庭在安排好日常开销之后的一种经济活动,含有拓展的成份。一个家庭的收入总是有限的!传统的消费观念是量入为出,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如能稍许新颖一点,可以适度利用银行贷款,少则利用信用卡,多则利用房屋商业贷款。现在,好些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理财。有时,虽然在介入时,不一定具有主观意识,却有着客观行为。
比如,我早年喜欢集邮,经过多年的积累,至97年秋收益颇丰。三倍于我当时的全部家庭存款(约五万),而原始成本仅2千元,合计升幅达75倍。由当初的个人爱好,到后来无意中发了一笔小财,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也是一种理财。诚然,我不善于当家理财。在当时完成了一定的原始积累之后,未能考虑见好就收,把这笔唾手可得的钱,悉数投入新兴的楼市。因为对集邮的爱好胜过对房屋的追求!
个人的生活质量状态,相比较而存在。但要找到一个适合与自身的定位,既不攀高也不低就为好!若能形成强健的体质,较高的素质(与职业相适应),不凡的气质就比较完美。生活本身,应该是美好的。而个人身体健康和家庭平安、祥和又显得尤为重要。物质生活涵盖“衣食住行”,这是最基本的。精神生活包含“琴棋书画”和各类收藏等,由此会感到生活更加充实。而从事创造性劳动、服务社会则是一种升华!
另有一种消费行为,似乎介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如时下有的人他们购置自备车,其动因并非生活必需,主要在追求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如今,无车还是有车,仍被一些人视为:尚处于小康,已经走向富裕的一个分界或标志。而“嫌贫爱富”的积习未除,仍依附在一些人的身上。现在有个新名词:“公交先行!”然而,从目前一些大城市的道路交通状况来看,街头私车数量越来越多,挤占了不少路面。公交专用道则少之又少,成了一种点缀。
当前,夫妇双方年薪平均在八万左右,即三口之家年收入在15万以上的,已基本具备“用车”的经济实力。前提条件是置有房产且还贷压力较小的!理智地看,目前虽说购车不成问题,但养车的成本较高,显得不那么经济实惠。若想出行,使用出租车辅之以公交和地铁即可。只是,这种观念已经有些老套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