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盆景亦风流

小小盆景亦风流

涓浍散文2025-10-01 03:41:20
枯根、朽木在许多人眼里是毫无用处的,但在盆艺爱好者赵增华的眼里,这些东西却是鲜活而有神韵的生命体。赵增华用盆景这种特有的艺术方式,给予它们灵魂和生命,也让自己的生活充满了色彩。盆景,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
枯根、朽木在许多人眼里是毫无用处的,但在盆艺爱好者赵增华的眼里,这些东西却是鲜活而有神韵的生命体。赵增华用盆景这种特有的艺术方式,给予它们灵魂和生命,也让自己的生活充满了色彩。
盆景,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园林艺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它既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结晶,也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
今年五十岁的赵增华曾经是县水产公司的副经理,县水产公司破产后,赵增华自谋职业,从事个体商业经营。自幼喜爱花草的赵增华从下岗后,便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琢磨花草。
198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喜爱读书的赵增华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些盆景的照片。没有想到,这次偶然的相遇,竞让他从此以后与盆景结下了不解之缘。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赵增华到蚌埠买了几个树根,回家后按照书上的做法埋在地下,经过摸索,做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盆盆景。
盆景固然好看,然而制作盆景终需要一定的投资,买树根,买花肥,买花盆,钱虽然不多,但是对于刚刚下岗的赵增华来说无疑是一种压力。况且,妻子对他摆弄这些东西,总有些看不惯,认为这不像是男人做的事情。直到有一天,妻子看到他制作出来的盆景如此可爱,才慢慢表示支持。不仅赵增华的妻子,就是社会上的一些人也认为赵增华这是不务正业。但是赵增华并不在乎,他认为盆景艺术是中国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应该有人去热爱,去追求,去继承。
赵增华是一个有心人,自从喜欢上盆景后,他便不断地向身边的盆艺老师学习请教,还订阅了大量有关盆景艺术的书籍杂志,潜心学习盆景艺术。只要一有时间,他便会到处寻觅,找回一些适宜制作盆景的树根,将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中。
盆景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或古韵秀美,或神韵生动,然而盆景的制作却是要一番心思的,一盆好的盆景,从创意到形成有意有形的盆景,一般都需要10余年的时间,这期间需要培植树根,剪扎盆景,精心养护,细心装饰。每一步都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盆景才会贴近自然,浓缩自然之美!
研究盆景艺术20余年,赵增华目前最为得意的作品是自己创作的三角枫和龙柏。90年代初,赵增华到宿县苗圃,从汽车轮子下面发现了这株压倒的龙柏,细心的赵增华出钱把它买了回来,历经十余年精心制作,终于造就了这盆龙。细观那龙柏,郁郁葱葱,遒劲的根,苍老的干,嫩绿的叶,如瀑布飞流直下,如苍龙从天而降,给人以遐思。
盆景是大自然景物的缩影,是集园林栽培、文学、绘画等艺术,互相结合,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为题材,盆艺者运用创作技巧,合理布局,精心构思,最终成就了一盆盆精彩的艺术。
缩地千里,缩龙成材,是人们对盆景艺术的精彩诠释。盆艺者通过对树木花草的修整山石的艺术加工,使之构成一幅模仿大自然景色并超越山野原状的理想的画卷,所以人们还把它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
赵增华的盆景艺术,虽然出于自学,但他辛勤耕耘,苦苦探索,倒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观其盆景,造型构思,有诗情画意,有高低层次,有抑扬顿挫,有起承转合,倒也楚楚动人,耐人寻味。当然,作为一门艺术,对于盆景的创作要求是永无止境的,赵增华表示自己将努力追求一条属于自己的盆艺之路。
在研究学习盆景艺术期间,赵增华还喜欢上了根雕。从2004年开始,赵增华已经创作出了十余件根艺作品,且件件浑然天成,令人爱不释手。
给予树根朽木以生命,研究盆景艺术的经历让赵增华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今,走进赵增华的家,小小的庭院虽然不大,却极富有诗情画意,深居闹市可观流水人家之自然风情,坐于其间可赏山清水秀之艺术之美,痴迷盆艺让赵增华的生活充满了色彩。

2008-07-21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