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音道场香火旺
四月二十五日会议结束,我们联系旅行社,翌日从宁波乘大巴跨过五座气势宏伟的跨海大桥,大桥总长度约有百里之遥,到达后再乘海轮,十五分钟即到佛光四射的普陀山。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
四月二十五日会议结束,我们联系旅行社,翌日从宁波乘大巴跨过五座气势宏伟的跨海大桥,大桥总长度约有百里之遥,到达后再乘海轮,十五分钟即到佛光四射的普陀山。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岛上树木丰茂,古樟遍野,鸟语花香,素有“海岛植物园”之称。岛四周金沙绵亘、白浪环绕,渔帆竞发,青峰翠峦、银涛金沙环绕着大批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
普陀山凭借其特有的山海风光与神秘幽邃的佛教文化,很早就吸引众多文人雅士来山隐居、修炼、游览。据史书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普陀山即为道人修炼之宝地。秦安其生、汉梅子真、晋葛雅川,都曾来山修炼。普陀山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唐代就成为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交往的必经通道和泊地。
自观音道场开创以来,观光揽胜者络绎不绝。宋陆游、明董其昌等历代名士,都先后登山游历。历朝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或吟唱,或赋诗,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诗文碑刻,使普陀山文物古迹极为丰厚;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康熙还多次召见普陀山高僧,赐金、赐字、赐佛经、赐紫衣,礼遇有加;新中国历任中央领导人也都亲自莅临普陀山视察、指导工作。五朝恩宠,千年兴革,佛国香火,由是鼎盛,赫赫声名,远扬中外。
普陀山的风景名胜、游览景点很多,主要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这是现今保存的二十多所寺庵中最大的。我们首先跟随导游去慧济禅寺。这座禅寺始建于宋,为山中供奉观音的主刹,它包括四座独立又有联系的殿宇,全都依山而建,层层相依,巍峨壮丽,在高大的银杏林掩映下,显得尤为壮严肃穆。寺院香火极旺,每座菩萨前都跪满祈福求佛的虔诚男女,一些高大的法器如香炉等都被信男善女摸得发亮发光。寺后奇岩怪石,著名的有磐陀石、二龟听法石、海天佛国石等。这些峥嵘的怪石在这佛岛特殊的环境中,也都成了菩萨点化成仙的极好道具。
普陀标志为南海观音大铜像,高高耸立于峰顶,观音菩萨仿金铜像高20米,莲花底座13米,总高33米,面部含金量6.5公斤。菩萨左手托法轮右手施无谓印,双目垂视,眉如新月,大慈大悲,神韵尽出。铜像地处观音眺、南天门之间,面朝大海,与洛迦山隔海相望。整个工程设计充分体现了海、山和铜像三者的高度和谐统一,宝像造型则尽现了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柔美,形像端庄,线条流畅,金光闪闪,无将以海天佛国宗教艺术的一大瑰宝被载入史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曾欣喜的为“南海观音”提笔题字。
由梅福庵西行不远处便可看到磐陀石。磐陀石由上下两石相迭而成,下面一块巨石底阔上尖,中间凸出处将上石托住,曰磐;上面一块巨石上平底尖,呈菱形,曰陀。上下两石接缝处间隙如线,睨之通明,似接未接,好似一石空悬于一石之上。每当夕阳西下,石披金装,灿然生辉,人们如能在此时登上石顶,环眺山海,则见汪洋连天,景色壮奇。“磐陀夕照”堪称普陀山之一大奇观。 虽然天不作美,但大家的游兴极高,个个打着伞,跟随潮水般的人流,穿流在菩萨与殿宇之间,无数人叩头礼拜,表现十分虔诚,但愿菩萨广渡众生,让每个祈祷的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第一天就在不断拜佛、不断登山下寺的过程中度过。第二天上午游后山,乘缆车上西山顶,游普济寺。寺前的“放生池”原是佛家信徒在此放生之池塘,后植莲花,即称“莲花池”。莲花池面积约十五亩,始建于明代。池上筑有三座石桥,中间一座称平桥;北接普济寺中山门,中有八角亭,南衔御碑亭。御碑亭、八角亭、普济寺古刹建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古石桥横卧水波,远处耸立着这座古刹,疏朗雄伟中透出股灵秀,真如人间仙境,美轮美奂。
莲花池三面环山,四周古樟参天,池水为山泉所积,清莹如玉。每当盛夏之际,池中荷叶田田,莲花亭亭,映衬着古树、梵宇、拱桥、宝塔倒影,构成一幅十分美妙的图画。如果夏季月夜到此,或风静天高,朗月映池;或清风徐徐,荷香袭人。
走出寺门,顺着路标,我们来到千步沙。沙色如金,纯净松软,宽坦柔美,犹如锦茵设席,人行其上,不濡不陷。此处海浪日夜拍岸,涛声不绝。浪潮嬉沙,来如飞瀑,止如曳练。每遇大风激浪,则又轰雷成雪,骇人心魄。悠忽之际,诡异尤常,奇特景观,不可名状。千步沙沙坡平缓,海面宽阔,且水中无乱石暗礁,赤足漫步其上,让海浪亲抚你的脚面,其趣其味,未经亲试者不可想象。
在千步沙逗留不足十五分钟,便在附近山庄用饭,饭后乘车至码头,再乘快艇离开了佛国普陀……
版权声明:本文由30ok网通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renyuechuanqi.com/html/sanwen/luisio674otm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