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你在考什么
一年一度的高考于今天拉开帷幕。莘莘学子们将12年的心血凝聚在这一刻,向自己心目中的圣地进发。这一天似乎成为了举国欢动的时刻,所有的家长为这一天倾注了半生的心血,孩子为这一天放弃了原始的童真,社会各有关
一年一度的高考于今天拉开帷幕。莘莘学子们将12年的心血凝聚在这一刻,向自己心目中的圣地进发。这一天似乎成为了举国欢动的时刻,所有的家长为这一天倾注了半生的心血,孩子为这一天放弃了原始的童真,社会各有关部门需要协调,交警、警察需要上岗维护,110、120更要严阵以待,望眼欲穿的盼望,虔诚由衷的祈祷,冒酷暑、顶风雨,这之间的全力付出却只为了一年一次的高考。如此,笔者不禁要问:高考,你到底在考什么??
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三十多年的履历,在通往象牙塔的独木桥上,挤过了上亿的“英雄儿女”,他们成为国内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然而社会变革和发展并不是全靠他们所能完成的。依然还有那些自学成才的智者和擅长某一领域的强者为此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纵观高考之路,无论是什么年代,借以评价人才的标准都是那几科知识,这几乎与“八股文”的科举没什么两样。国际上也只有中国还在以外国的语言来考核本国的学生,美其名曰与国外科学技术接轨发展世界文化,试问:如果搞兽医研究和治理的人员是否还应学会“兽语”以方便沟通呢?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必要全民皆兵吧!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是社会的广泛学识吗?那应该是专业人才用来研究某些领域的特定学科,而现在,无论你将来从事什么,做什么,都要耗费大量精力来钻研这些毕业后根本无所一试的知识。这不是浪费资源是什么?
再来看看我们学习的中文,既是我们的国语。中文学习的好坏在于语言的运用和理解,华夏五千年的知识都是由文字传承下来的,这之间的一切知识是要努力学习的。而重中之重则是文字的写作方面,即我们所说的作文。写好作文的根本,在于立意要准,标题要明确,要言之有物,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说明文都要有个寓意明确的标题,使读者看见题目,便知晓立意何在。尽管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但要说明的问题应该是同向的,其主旨在于考察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及文章构思的合理性,同时验证学生观察事物、感知社会的态度和自我表达能力。
翻开历年的高考作文题,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的命题作文,从理解上都是模棱两可,使大部分学生有无从下笔的感觉,怎么想都对,怎么想都感觉不确切。真的不知,需要考查学生的什么知识?能写出一手好文章的学生却不能写好高考作文,奇怪吗??
不谦虚的说,本人自认为在写作上还懂得一些,也在众多报刊杂志发表过不入流的小作品,行业论文也涉猎不少且也得以关照发表,但面对高考命题作文,还是揣揣不敢下笔,且不解方向。
且看今年的众多命题:如广东是与你为邻,全国一卷是以漫画作文,就是有鱼吃还要捉老鼠这样的漫画,全国二是以路径为题,江苏是绿色生活,浙江叫角色转换之间,北京市高考作文的题目是叫做“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重庆的考题,就两个字“难题”,四川的考题是“由点到直线到平面到立体”它的材料是这样的,人生是就像不规则的点,这些点可以连成无数条线,这些线可以组成不的平面,不同的平面又可以组成不同的几何体,以此来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还有其他省份的材料作文等等。对此,我们看一下儒学大师于丹的点评:
于丹:很关注今年的考题,其实每年的考题都能看出总体的趋势来。现在我看到的题目不全,但是从已经看到的题目来看我觉得今年有几个特点是很突出的,第一就是特别强调中国社会在转型时期一种社会现象,也就是说学生如果孤立的为技巧而技巧,或者说仅仅在作文的思路里面它不会拿到一个很高的层次,这次代表转型时期的很多观念的东西,比如说全国的统考题里面说猫有了鱼吃难道还去抓老鼠吗?这个现象我想真正得高分绝不是简单的道德评判,绝不是我们简单的说现在猫养懒了,这个社会现象是不合理的,其实任何一种现象的生成一定都有它深刻的理由。现在比如说都市里的猫,它的生活很多是作为宠物来养的,它本身已经不是以捉老鼠作为本质了,包括狗,现在主要也不是看门也是作为宠物来养了,所以任何一个生物属性的转换跟它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都是相关联的,有些现象你可能觉得它是可悲的,但是动物本身是不能负全责的,因为它的生命属性使然,所以怎么样来看待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些特定现象。包括“我们看早”这个题目,现在大家什么事情都要赶早,究竟什么叫早?什么叫晚,早与晚的判定标准又在哪里?这些题目我觉得都充分的反应了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的特点。第二个特点我觉得就是紧扣当下的一些国际概念,包括这一次大家看到世博主题也是环保,事实上从2009年年底中国哥本哈根大会参加回来以后,我们对于环保的态度是今年的一个主旋律,所以我们看到像绿色生活,还有像关于捕鱼,鱼要从中国孟子的古训一直到丹麦的,我们怎么样来看捕鱼的事情,其实都是紧扣着时下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它是给考生一个社会责任的思考,它让考生走出书斋去想今天一个中国人、一个大国对于世界的承诺。因为中国的环保在世界上一直受诟病,所以我觉得这个题目是很当下的。第三个特点就是这次考题中有很多是注重思维方式的考察,这个作文最后会是开放性的,并不导致结论和答案,比如说从点到线到平面到立体,四川的考题,典型的是给你一个思维方式,任何一件事情站在点上看,站在线上看,面上还是立体结构,结论一定是不同的,今天这个社会提供了诸多的可能,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学生,他能够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跟价值观去看待这个世界,可能观点和方法比结论更重要。包括我们看见全国的统考题“路径”,“路径”这个题目也很开放,但是这个题目里面它考察你的思维方式,什么叫做路径?路究竟是人走出来的还是现成的,不同事情的路径是什么?中国人对于方法还有一个说法叫法无定法,我们以什么样的路径去达到目标,这就是在考察思维方式。就我现在看到的题目我觉得这三个特点非常突出,第一紧扣着转型时期的中国特点,第二当下国际的一些环保理念,概念生活,第三考察考生的思维方式,所以我觉得今年高考的作文题是一种开放的,给考生充分弹性空间的,不导致价值言论的,这样题目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引导,刚才你说到高考语文是第一门课,我觉得第一门课可以先给考生做一个思维体操,先把你的思维打开,然后你去面对后面的题目,
版权声明:本文由30ok网通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renyuechuanqi.com/html/zawen/xo6ouo76sh3th.html
上一篇:酒外余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