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念相应成正觉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语相应成正觉。莫将经典束高阁,茶余饭后悉心学。莫负明月当空照,怎忍红日又西斜。多读好书成习惯,正知正见促正觉。”大约十年前吧,办公室的一个同事过生日,我们表示祝贺,她给我们每人送了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语相应成正觉。莫将经典束高阁,茶余饭后悉心学。莫负明月当空照,怎忍红日又西斜。多读好书成习惯,正知正见促正觉。”大约十年前吧,办公室的一个同事过生日,我们表示祝贺,她给我们每人送了本书。至于送给别人的是什么书,已经忘却了,送给我的是一本黄山书社出版的《论语今译》,是余国庆先生注释的。
对于《论语》,自己并不陌生,因为在中学时期就接触过许多《论语》里的章节和内容,再加之自己比较喜欢古文,因此,记忆就比较深。特别是“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一章,至今让自己如临其境,回味无穷。“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描绘出一幅多么美妙的游春图啊。至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教无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等,更是信手拈来,得心应手。平日里,自己在写文章的时候,也经常用到《论语》里面的句子以试图加重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但是,以前的了解和阅读都零散的,串联不起对于《论语》的整体的脉络,轮廓很模糊,因此,对于论语的了解也只限于一知半解,甚至是一知无解的程度。
得到了朋友送的这本小书后,让自己有机会比较系统和全面地了解论语的内容。这是一本简装的口袋书,非常方便携带。平日里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或者床头,有机会就翻一翻,看一看,越发觉得论语的博大精深了。于是,逐渐地爱不释手,几乎成为了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十多年来,一直不间断地阅读与体会。当初,我总怀疑北宋宰相赵普所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未免有些夸张,对于西汉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以为然,但是,通过比较系统地阅读《论语》,一部人生做人做事的百科全书便有了比较清晰的轮廓了,觉得此言不缪也。
越读越爱读,觉得这真是一本很有意义的好书。论语全书也不过13700字,可以说是简而又简了,现在的作品,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可是,内容是什么呢?相反,《论语》寥寥数语,其内容却是那么的丰富,那么的博大,足以让现在所谓名著汗颜。孔子弟子们把孔子比喻为太阳、月亮和青天,足见孔子的弟子们对其的崇拜程度了。
今天,当孔子学院在全世界遍地开花的时候,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有必要好好研究一下这部经典,追寻先贤的足迹,体会贤圣的哲学,指导我们的人生实践。我想,在那一个个短短的章节中,我们只要体会出一句话对我们有用,切中了我们的内心的肯綮,我们就会受益匪浅。
结合阅读和理解,与当下的许多人和事串联起来,有一种写一本小书的冲动,于是,就将每日的所思所想所感不停地记录下来,积沙成塔,终于写成了这本拙劣的小书。我想,我自己的体会和收获虽然不免浅陋,但是,作为引玉之砖,还是应该有些效果的,因此,敢斗胆奉献于读者的面前,虽有关公面前耍大刀之嫌和难免贻笑大方之概,但自己也全然不顾了。就让我们走到一起,一同回味孔子的道德文章与光辉思想吧。
“一语相应,便成正觉”。我相信六祖慧能法师的这句话,于千言万语中,如果我们找到一句合乎自己的中肯的话,我们就会一生受益无穷。我也相信,《论语》里,有这样一句适合你的话,等待着你去发现。
因为自己不是什么专家,只不过是喜欢阅读《论语》而已,因此,对于《论语》的见解必定是一知半解,或者是“一知无解”,而且自己的某些观点也不免有失偏颇,甚至闹出笑话,因此,贻笑大方之处总是不免的。鉴于自己的浅薄和寡陋,故将此书名为《一知半解读“论语”》。无他,博君一哂,仅此而已、而已。
二〇一二年九月
版权声明:本文由30ok网通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renyuechuanqi.com/html/sanwen/ld5877ss4d2t1.html
上一篇:我眼中的职业基因和婚姻基因
下一篇:人的责任与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