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凤阳

小城凤阳

露馅散文2025-04-25 09:02:24
(一)小城凤阳在环卫工人清扫街道的“沙沙”声里,被轻柔地惊醒。拉开窗帘,一股清新的空气缓缓地涌进,驱散了混沌的睡意。起身。漫步在古韵盎然的街道,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正川流熙攘。街道两旁的商店已打开了门面,
(一)
小城凤阳在环卫工人清扫街道的“沙沙”声里,被轻柔地惊醒。
拉开窗帘,一股清新的空气缓缓地涌进,驱散了混沌的睡意。起身。漫步在古韵盎然的街道,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正川流熙攘。街道两旁的商店已打开了门面,小吃店的鼓风机正鼓着大腮帮子呼呼地向火炉里吹着气,吹得笼屉里香味袅袅。
穿行在小城的楼宇巷陌,穿越那斑驳的黑白色调,也穿透了历史深处的幽幽凉意。每一次经过,都有着深深浅浅的感触,看着那些遗留在小城的历史残片,仿佛是岁月的声声叹息,历史拂满额头,故事贴满墙砖。

(二)
小城凤阳,风情韵致,名闻遐迩。
凤阳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地处淮河中游南岸,北濒淮河,与五河县相望,毗邻明光市、定远县、淮南、蚌埠。境内处于中国东部湿润季风区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干冷同期。
凤阳地形北低南高,自北向南呈三级阶梯逐级抬升,地貌为北部平原、中部高岗丘陵、南部浅山三种类型。山场资源丰富,天然草场面积23.5万亩。境内有淮河、濠河、小溪河、板桥河、窑河、天河等8条河流,总长325.3公里,年均过境水量264.78亿立方米,其中淮河262亿立方米。流域总面积1749平方公里。
凤阳是个美丽的小城,干净、湿润、清爽;生活在小城的人家都很快乐恬静,时光慢摇,岁月静好。
每天晚上,在鼓楼广场,在霓虹的流彩里,在“万世根本”的凝望里,广场上总是乐声悠扬。人们在此翩翩起舞,或探戈、或交谊、或伦巴、或自己即兴创作。乐声起,人影摇,时而整齐舒缓,时而简洁明快,时而灵动飞扬。歌与舞,都轻松、惬意、自然。这是群众的娱乐,是生活的歌谣。美在这里,健康在这里,释放的是惬意的情怀,收获的是欢乐和健康。
凤阳是个历史的小城。百年历史的浸润,一代王朝留下的风云传奇,历史的印记刻满小城,到处零落着历史的残章断节。在这里,凡上了点岁数的人随处都可以说出一段历史传说。
据《明一统志》记载,凤阳因在凤凰山之阳而故名。自古有“帝王之乡”“明皇故里”之称,现如今又披上了“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美誉。古今故事众说纷纭,历史文化底蕴厚重。
据历史记载,朱元璋登基后第二年,即在他的家乡凤阳营造中国第一皇城——“大明中都皇城”,耗费百万之巨,用时六年之久,修建起一座冠绝天下的豪华都城。后因历史的原因,终罢中都没作,虽没最终完成,却为后来南京、北京故宫的蓝本。
凤阳鼓楼,据明史专家考证,凤阳鼓楼是南京鼓楼的父亲辈,是北京鼓楼的爷爷辈。它是中都故城的附属建筑,台基南北长27米,东西宽34.25米,高15.8米。它与西南六里之外的钟楼,遥遥对峙于中都城中轴线的两侧。它的规模超过了北京、南京和西安的鼓楼。如今“城阙万间都变成了土”,只有这鼓楼的台基还在,“万世根本”的手书还在。它巍然屹立在那里,诉说着历史的故事,人世的沧桑。
目前遗留的明中都皇故城、皇陵、鼓楼、龙兴寺等大量遗迹被列为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中都皇故城遗址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
凤阳花鼓,俗称双条鼓,流行于明清时期,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
1955年应邀赴北京汇报演出,并受到了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现如今已成为电视、文艺演出节目中的靓点,有着“东方芭蕾”的美誉。
凤阳花鼓唱的都是民间小调,曲目有近百种。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徙江南巨户到凤阳。由于凤阳地区人口急增,灾荒不断,导致这些迁徙的江南巨户终是怀念故土,希望回到江南,由于王朝的清规戒律,他们只能是扮成乞丐以打花鼓唱曲为生的方式离开凤阳。其中有一首著名的《凤阳歌》,歌中唱道: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随着时代的变迁,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如今的凤阳花鼓已经成了小城人生活之中的精神享受和文化娱乐。

(四)
凤画,即凤凰画,是小城的艺术家们对神鸟的独特揣摩。据《凤阳县志》记载,凤画起源于明朝初年。
据说凤画与朱皇帝有直接的关系,为了证明朱元璋做皇帝乃是“天意”,于是有人就根据“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的传说,编纂出“凤阳南乡朱元璋母亲的葬身处,在明朝开国的500年前,曾降落过一只凤凰”的神道玄说。后来,小城的民间艺人根据传说中凤凰的起落形态,创造了凤凰美妙多姿的艺术形象,这便是凤画的起源。
在小城凤画的鼎盛时期,从事绘画的人,大多聚居于府城的东街,该街也因此而称为“凤画街”。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凤阳老艺人、文化工作者及业余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精神及新内容的凤画精品,部分作品分别在国家、省、市及香港各主要报刊、杂志上发表;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美展并获奖,被各界人士收藏并远播海外。
“凤画”工艺独特,色彩丰富,寓意深刻,不仅是难得的民间文化艺术珍品,更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珍贵礼品。2006年12月,入选我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
凤阳,丹凤朝阳之地。如今已然走出昔日皇权岁月的肃穆与惶恐。那些歌谣里的疾苦,已在新时期的小城人的天空渐行渐远。
新时代的小城人,为了小城的历史不被现代化的商业革命一点点地蚕食、肢解、碾压,也为了这古老的小城能在岁月的深处安养生息,正在另一片热土上绸缪一个欣欣的凤阳新城。
新的凤阳,将会舞动着明天的辉煌,昂首走出历史的纠缠。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