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儿,我儿时的天堂

那儿,我儿时的天堂

桀出散文2025-03-06 05:59:49
那儿——一个叫大瓦屋场的地方;那儿——我儿时的天堂。它由一个丁字形的连在一起的十几间大瓦屋组成,门口还有一个很大、很平整的道场(就像现在学校的操场一样),这应该就是它得名的原因吧!据说是旧社会一个地主
那儿——一个叫大瓦屋场的地方;那儿——我儿时的天堂。它由一个丁字形的连在一起的十几间大瓦屋组成,门口还有一个很大、很平整的道场(就像现在学校的操场一样),这应该就是它得名的原因吧!据说是旧社会一个地主的大房子,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把这些瓦屋分给了农民,我的爷爷有幸分得了一间很小而且没有正门的房子。我家的房子就在丁字形的那个最边角的地方,从我家去外面的道场必须经过一家姓望的人家的堂屋。道场边上有一条将近两米高的土坎,土坎外面就是一条长年累月从不干涸的小溪。土坎有近2米宽,来来往往的行人去集镇的时候都要从这个土坎上走过去,这里可是一个交通要道。土坎不仅是一个交通要道也像一个卫士一样守护着我们居住的这厢大瓦屋,每逢下大雨的时候溪里的水就会突然涨高,有时甚至想漫过土坎袭击我们居住的大瓦屋,还好一直都是有惊无险,有几次虽然漫过土坎但对我们居住的大瓦屋没造成危害。
门前的那个大道场是我们儿时欢聚的大舞台。整个大瓦屋场居住了十几户人家,夏天的傍晚,当月亮开始升上天空的时候,吃过晚饭的大人们闲了下来,端着茶杯三三两两的坐在道场中间话家常,男孩子们总是喜欢在大人们坐的椅子中间穿来穿去捉迷藏,我最喜欢坐在大人旁边听他们将故事,开始我坐的小椅子离大人比较远,听着听着就会害怕起来,尤其是他们讲那些鬼故事的时候,总觉得身后的那些影子就像是鬼的影子,故事还没讲完我就会把椅子搬到大人们中间,吓得不敢一个人去上厕所,也不敢一个人回家去喝水。
每年春节的时候是大瓦屋场最热闹的时候。在外面打工、读书的年轻人都回来啦,不知道是哪家的年轻人在外面买回来一个录音机,在那个年代那可是个稀罕物件,到了晚上年轻人在道场上拉上亮亮的灯泡,把录音机的音量调到最大,当音乐开始响起的时候他们就在道场中间跳舞。当时最流行穿喇叭裤跳摇摆舞,哥哥和其他几个年轻人穿着一尺多宽裤脚的喇叭裤跳摇摆舞,只看到他们粗粗的裤腿随着音乐在摇摆,就像女人们穿的裙子一样,我和一些比我更小的孩子也在中间穿来穿去跟着他们乱跳,那热闹场面不亚于现在毕姥爷组织的“春节七天乐”。
门前的那条小溪带给了我们无尽的快乐。溪水一年四季清澈见底,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可以看到水中自由自在游动的鱼儿,到了夏天我会跟着一些顽皮的男孩子跑到溪里捉鱼,但每次都因为我胆子小一条都捉不到,只有给男孩子提桶当跟班的份。等我稍微长大一点最喜欢跑到小溪里洗头发啦,从小到大就一直留着一头长发,母亲总是不愿意帮我洗头,我们几个女孩子就相约在家用热水洗过一遍之后就顶着满头的泡沫往溪里跑,跑到中间水比较深的地方,把头发放在水里让她跟着水流飘动。洗干净头发也不忙着回家,躺在小溪中间那些干净的大石头上晒太阳,等大人们喊我们回去吃饭的时候才回家。
给奶奶洗裹脚布是我每年暑假的必修课。暑假几乎每天会帮母亲和奶奶洗衣服,奶奶在溪里洗衣服的时候我就拿着奶奶的裹脚布帮她洗,因为奶奶的脚是不能到水里去的。奶奶的裹脚布大约两寸宽但却很长很长,奶奶的脚很小很小,每天都要用长长的裹脚布把脚裹起来,不然奶奶就寸步难行。我把奶奶的裹脚布拿到小溪中间,让长长的裹脚布也随着水流飘动,就像我洗头发一样感觉特别的有意思,等到奶奶叫我的时候我就把那些裹脚布卷成一个卷,拿回家一圈一圈凉在竹竿上。
夏天的晚上在小溪里躺在竹椅上乘凉最惬意啦。男孩子是闲不住的,当我们这些女孩儿躺在竹椅上叽叽喳喳说话的时候,他们会在那些大大小小的石头下捉鱼摸虾,偶尔会有调皮的家伙捉住一条泥鳅丢在我们面前然后大喊一声“蛇啊!”,所有的女孩子都会在一瞬间从竹椅站起来,惊叫着往岸上跑,等我们回过神的时候才发现又被他们捉弄啦。不过那个家伙也不会有好果子吃,我们一定会追着他一起把他制服了丢进水里才会罢休。
到了秋天,屋后的那片板栗林是我的私人乐园。从我们家后门出去可以看到一片板栗树林,读小学的时候我特别喜欢那片板栗树林,因为那里有一个别人不知道的秘密。每年九月板栗成熟的时候,吃过早饭背着书包去上学时,我会悄悄的一个人跑到那片板栗树林,在那条小路上静静的躺着很多头天晚上从树上掉下来的板栗,等我的书包里装的差不多了我再往学校跑去,小伙伴们做梦都不知道为啥我的书包里每天都会有那么新鲜的板栗给他们吃。
我们的童年既没有玩具娃娃也没有飞机模型,既没有电视也没有电脑,就算是录音机、收音机也是极少数有钱的人家才买得起,数量非常有限的几本小人书也是哥哥、姐姐们看过了、翻乱了才舍得给我们看……但那门前的大道场、土坎外的那条小溪、屋后的板栗林、儿时的那些伙伴们、哥哥们买回的录音机、大人们讲的鬼故事……让我们生活的大瓦屋场变成了天堂,在那里我们度过了最快乐的童年时光。
那儿——一个叫做大瓦屋场的地方,是我们儿时的快乐天堂。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