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根皇姑寺

楼根皇姑寺

例行公事杂文2025-03-26 04:00:18
苏门山下,百泉南邻坐落着这么一个村落:楼根村。提及楼根村的历史,不得不说村中的“皇姑寺”。这是一座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寺庙。她古老而多情,有着沧桑的面庞,也有着丰厚的内蕴。站在仿古的寺院山门外,仰望“
苏门山下,百泉南邻坐落着这么一个村落:楼根村。
提及楼根村的历史,不得不说村中的“皇姑寺”。
这是一座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寺庙。她古老而多情,有着沧桑的面庞,也有着丰厚的内蕴。
站在仿古的寺院山门外,仰望“皇姑寺”这三个醒目的大字,穿过历史的隧道,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风靡一时的明王朝。
皇姑寺大致位于村中央,避市井之喧嚣,得田园之雅静。村外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村内幽静清雅、安然闲适。
据明史资料查证:该寺的皇姑乃明朝汝安王之次女,名唤“仪宾”,也就是明宪宗(朱见深,年号:成化)皇帝的孙女。仪宾曾经被加封为“新乡郡主”。她温柔聪慧、善良果敢,有古典美女之贤淑,亦不乏须眉男儿之刚强。她与驸马李阑(辉县人氏)恩爱和睦,相敬如宾,怎奈仪宾自幼体质不佳,婚后多病。父亲爱女心切,召集朝中各路名医详加诊治,效果不佳。
那年春天,仪宾与驸马乘车辇来到百泉。车辇落定,仪仗排开,夫妻相携在春风中徐行于百泉湖畔。艳阳当空,湖中碧波荡漾,波光粼粼,岸边柳绿桃红,蜂飞蝶舞。仰望苏门山巅:郁郁葱葱,亭阁遍布。仪宾被这大好春光所感染,心若脱笼之鹄,好不轻松。
夫妻二人沐浴着大好春光,苏门山下拾级而上,在山巅领略着无限风光。直至薄暮时分,才起驾回府。
仪仗自北而南行走,至楼根村头,仪宾看到了不远处红砖绿瓦一寺院,遂命随从摆驾寺院,焚香祈愿,愿自己祛除顽疾,早日康复。
回府后,仪宾每日早晚佛前祷告,不日,身体痊愈。
接下来,这位郡主毅然削发为尼,在此寺院面对青灯古佛,焚香诵经。
寂寂长夜,瑟瑟秋风;漫漫冬雪,凛凛北风。
冬去春来,一年又一年……
期间,她广为布施,扶危济困,深得楼根及方圆民众赞扬。
后来,仪宾殁,葬于村南里许,命名“皇姑坟”。坟前有石碑记载原由。此寺命名“皇姑寺”。当朝文武百官路过楼根村,无不肃然,文臣下轿、武官下马,徒步行至村中皇姑寺,顶礼膜拜,以示虔诚。
仪宾已去,皇姑寺还在。
寺中有古槐一棵,历史可追溯到唐朝;另在立佛殿有石刻佛像一尊,历史可追溯到北魏。
唐槐,阅尽沧桑、历尽劫磨;石刻,饱经战乱、岿然屹立。
岁月的流逝,带不走她那传奇而浪漫的故事,抹不去她那厚重而久远的历史。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