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忆

清明忆

深毖散文2025-05-12 11:39:0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时间真是过得好快,马上清明了。今天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一层层的乌云仿佛为清明带来了一丝凉意,为人们平添了一片忧愁。夜半醒来,辗转反侧。朦胧中,外婆您又向我走来,满头的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时间真是过得好快,马上清明了。今天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一层层的乌云仿佛为清明带来了一丝凉意,为人们平添了一片忧愁。夜半醒来,辗转反侧。朦胧中,外婆您又向我走来,满头的银发,慈祥的面庞,似乎又在叮嘱着什么……于是,我再也睡不着了。外婆您离开我已经八年了,可我想念您的心情依旧是那么深厚与沉重。天国的您能感受到我对您的思念吗?
想起我的外婆总有说不完的话语。外婆一生经受了太多的磨难和不平,虽然没有文化,却坚强乐观。听妈妈说她小时候家境贫寒,仅有几亩薄田,离村子还很远。收获的粮食不多,生活很艰难。由于生活贫苦,外公40多岁就因饥饿去了属于他的天堂,外婆独自一人肩负起一个家,大半生都在为她的7个儿女操劳着,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间生活,为养家糊口而不停的劳作。坚强的外婆没有被生活的重担压倒,她擦干了眼泪,每天天不亮就操劳在田间地头像男人一样出力;夜神人静的时候,儿女都已经熟睡,她还在昏暗的油灯下补缀着衣衫。为了儿女们能填饱肚子,她春天挖野菜,夏天采野果,秋天捡粮食,只为过年时,让孩子们吃上两顿有肉的饭菜。
孩儿时期我一直随外婆住在一起,那段时间我一生也忘不了!在我的印象中,外婆勤劳善良、心灵手巧,总是把自己收拾得清清爽爽。记得有一次,门前来了一个乞讨的外省妇女,还背着一个娃娃。外婆给那个妇女几碗白米饭,等待那位妇女吃完后,外婆又给她舀了一大碗的汤水。那位妇女感动的只是不停的点头,那些不懂的方言中,让我感觉到应该是感激的话语吧。乞讨的妇女走后,我奇怪地问外婆:“她们为什么乞讨?她们很穷吗?为什么给她们那么多?”外婆一边做着家务一边告诉我:“他们不要饭就饿死了,她们多可怜,我们能够帮助他们就帮帮他们吧。如果他们富裕了,就不会再要饭了,谁愿意低下头要饭呀。”听着外婆的话,年少的我似懂非懂地点着头。长大后,我才真正体会其中的含义。是呀,一个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就是最困难的时候,怎能落井下石呢?我一直记住外婆的话,一直没有怠慢过乞讨的人,人是平等的,谁又肯低下高贵的头呢?如果真的低下了头颅,那么一定是无法生存了。
外婆待人和蔼可亲,饱经风霜的脸上经常挂满微笑。每当想起外婆,我就仿佛见到自己还是个挎着书包的小女孩,放学回来,扑到早在家门口等我的外婆怀中,让我猜猜又给我做了什么好吃的。每天早上,听到外婆在床头轻轻的说:“平,起床罗,懒虫要迟到罗。”然后端出早为我准备好的早餐,看我狼吞虎咽的时候,露出心满意足的神情。那时的我读不懂这对外婆来说是一种无法比拟的幸福!
后来,外婆和我分开了。外婆到舅父家住,而我随父母上学。聚少离多。而上中学后,更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看望外婆了。但每到星期天,我总要去一趟舅父家,带上妈妈煮的汤,随便坐坐,拉拉家常。其实,我知道,外婆最想看到的人是我。所以,只要有时间,我都会搬张椅子,像小时候一样,仰着脸,听外婆说话。虽然她上了年纪了,有些絮叨,但是我都耐心地听着。夕阳的余晖洒在外婆的肩头、脸上,我看到了外婆脸上的皱纹,头上的银丝,那时的我第一次意识到:外婆,老了。至今每每想起在外婆最后的日子里,我为自己没能多陪陪她老人家,更没有亲口对她说一句“外婆,我爱你”而心痛得不能原谅自己,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哀时时涌上心头。从此再也没有了外婆无声的安慰,再也听不到外婆哼的乡村儿歌,再也不能在外婆面前肆意的撒娇了……
转眼又到清明,外婆您现在一定在天国眼含慈祥地笑着看着我们,在为我们每一个人默默地祝福吧。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已为人师了,我也体会出人生的许多艰辛和磨难,也渐渐体会出您一生的坎坷与曲折。对您的思念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变淡,反而在日益加深,每当我受到委屈的时候我都会想到您,想起您那灿烂如菊的笑容,很感激您对我的好,对我这么多年来的养育之恩,言语无法表达我现在内心的感情的,泪水淹没了一切……现在只想说一句:外婆,谢谢您,因为您,我从来没缺少过爱。我爱您!永远!如果有来世,我希望再做你的外孙女!请原谅我的贪心,我还希望生生世世做您的外孙女!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