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水思源
家里安上自来水了,父亲第一时间告诉了我这一喜讯。自来水用起来既方便,又卫生,更免去了父亲大半辈子挑水之苦。距我老家不远的地方有口大井,那是口木头做的辘轳井,那口井与电视剧《辘轳。女人和狗》中的那口井相
家里安上自来水了,父亲第一时间告诉了我这一喜讯。自来水用起来既方便,又卫生,更免去了父亲大半辈子挑水之苦。距我老家不远的地方有口大井,那是口木头做的辘轳井,那口井与电视剧《辘轳。女人和狗》中的那口井相似,不同的是我屯的那口井不是石头砌的,而是用木头板子镶的。
小时候每天早上,我们在梦中就能听到扁担的嘎吱吱声,知道是父亲挑水回来,我们也该起床了。这扁担声一直伴我长大,后来我大一些时,接过父亲的扁担,担着它迎接每一天的黎明。由于用水量大,有时使那口井过于透支,它时常也发脾气不出水,为了担一担水,要起大早排着队才能打到。
每天放学回家后,走到大井边,看到叔叔们打水上来,经常地就着桶沿喝它一个足。也许是那种沁凉和甘冽早以融入到了灵魂深处,它是那样的甘甜和醇美,至今令我回味无穷。
冬天时,井沿的周围冻成了一座小冰山。大年夜,我们小孩都会跑去井沿,在冰面打滑遛,一见女孩来了就喊:“小丫头片儿,上井沿,打滑出遛,摔屁股蛋”,那些女孩羞着脸跑一边去了。
老叔是勤快人,屯长安排他看井,每年给他六亩地。他便每天把井的周围收拾地干干净净,一天三遍,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冬天井的周围滴水成冰,老叔就用镐把冰刨掉,在宽敞的一侧用冰冻成一个长方形的槽子,留着饮牲口用,再用草木灰撒在井槽边,以免牲口上去打滑。那年月,天飚着劲地冷,大井时常被冻死,打不出水来,这时老叔就喊来一帮人,把瘦弱的老叔腰间绑上绳子,竖到井里,老叔用铁钎子将四周的冰穿掉,上面的人再把冰拽上来。我们几个小伙伴则围在周围看热闹,有时大人也能赏给我们几块井里的冰,我们美滋滋的当冰棍吃,那冰真叫透心的凉快。在我的记忆中,每年春节,老叔照例还是吩咐我写两张工工整整的“泉水兴旺”、“井泉大吉”的红帖子,贴在井架子上,盼望那口井一天天再兴旺起来。那红色帖子下面的挂钱在冽冽的寒风中瑟瑟地抖着。
就这样井绳勒在辘轳上,祖祖辈辈唱着同一首岁月的歌,不知唱了多少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终于让这首古老的情歌变换了曲调,老百姓弹奏起了摇滚,让井水也跳起了舞蹈。
回到老家,看到在老家的村旁,一个方正的水泥井台,乡亲们争先恐后向我介绍,是县有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为乡亲们打了一眼深井,给家家户户安上了自来水。井台旁矗立着一块方形石碑,上面刻着:中国储备粮总公司为改善上升乡人民生产生活之条件,乃捐建水井一眼。此井深达二百九十七米,取地下深层岩层承压水,泉水翻涌,源源不断,丰盈充沛。此举造福桑梓,可化解二百余户困扰多年饮水之难题,全乡人民莫不额手称庆。沐一尘不染之水,冬温而夏凉;品源清流洁之泉,秋爽而春甜。中国储备粮总公司真包实扶,雪中送炭,赐斯井于上升乡,乃生民之大幸也。悠悠斯井,留芳千载;捐建功德,永载史册;乐水益智,饮水思源;立碑铭记,昭示后人。是为记。上升乡人民政府题。
望着乡亲们脸上绽放的笑容,我着实感受到了如今生活的变化。是啊,自来水不但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更浇灌着家乡这片希望的田野。
版权声明:本文由30ok网通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renyuechuanqi.com/html/sanwen/xs76u576oh1y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