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年
过了腊八节孩子的学习就又紧张了,因为要准备迎接期末考试了,接着小学就放假了,偶尔就能听见零星的鞭炮声,这声音预示着年关将近了。南方的小年是在腊月二十四,小时候听外婆说这天也叫祭灶日,这天煮妇们要早早的
过了腊八节孩子的学习就又紧张了,因为要准备迎接期末考试了,接着小学就放假了,偶尔就能听见零星的鞭炮声,这声音预示着年关将近了。南方的小年是在腊月二十四,小时候听外婆说这天也叫祭灶日,这天煮妇们要早早的起来将灶屋打扫的干干净净,最主要的是还要在灶王爷的牌位下放一碗糯米稀糖,恭送灶王爷上天庭。曾问过外婆为什么要给灶王爷吃糖,外婆说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为了他上天庭不向玉帝说这家的煮妇曾有过懒惰、曾有过的牢骚,因为灶王爷在你家的灶屋里蹲了一年,你的一言一行灶王爷都了如指掌。当时就很纳闷,这玉帝怎么连这些鸡毛蒜皮的事都要管呀,再说这糯米稀糖哪就能粘住嘴巴呢?也很认真的问过外婆,但外婆也说不清楚,只是说是老礼传下来的。现在想来这灶王爷大概就叫“吃人家的嘴软吧!”。
今年的天气反常,进了三九就开始下雨下雪的,这一下十来天都不停,随着翩飞的雪花,年越来越近了。它轻悄悄的脚步,让你感觉不到它的临近。
从小年开始单位和来往的单位就互相请吃团年饭了,这时离大年只有四、五天了,家家户户都忙着打扬尘、换洗床单被褥、购年货,农村这时是最忙的几天,男人们忙着打糍粑、揣年糕,女人们忙着熬牙糖、做麻糖、摊豆丝。这样的忙碌让年的味道更浓了。
中国传统旧历年是从除夕夜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在中国人的心中,春节是最能表达快乐和希望的节日,他代表着团圆、喜庆和吉祥。
结婚十多年了,每年三十都把自己分成两半,娘家婆家的赶两头吃年饭。今年一直忙到年三十上午才把手头的事干完,中午赶回娘家,母亲和姐姐已经做好了一大桌的年饭,只等我回来开席。开席前我在父亲的遗像前摆上碗筷、斟上美酒、焚香祈祷,叫父亲也回来同我们一起团年过节。
三十这天母亲每年都是天不亮就起敬祖宗、烧冥币给逝去的先人们,然后再准备一家人的年饭。未嫁人的女儿和儿子都是自家人,都要起来给先人们磕头,祈求他们的保佑,嫁人后的女儿在敬祖宗时是不能在家里的,因为嫁人后的女儿已是外姓人了,而娶进来的媳妇才是自家人,也是要在敬祖宗时磕头上香的。
在娘家我是幺女,家务事基本上都轮不上我插手,可在婆家我是长媳,我的一言一行对弟弟、弟媳都是榜样。婆婆年纪大了,每年婆家的年饭都是我在自己家里做成半成品,带回去只需要烩熟就OK了。今年二弟一家因雪灾在广州回不来,打了N个电话给婆婆说明原因,并说等夏天放假时再回来看望老人。婆婆也谅解他们,让他们安心的在广州过年,家里无需挂念。
在回婆家的路上老公就给先一步到家的三弟媳去电话,让他们先把饭做出来,按农村的习俗,年三十要先去给先人们上个坟,烧些钱、炸挂鞭才能再在家里敬祖宗,吃年饭的,父亲去世后为了方便我,自己提出将骨灰葬于夫家的坟地(父亲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因父亲属外姓,我在给父亲上坟时就将准备好的饭菜酒水带到坟上请父亲在那里享用。
热腾腾的团圆饭、乐融融的全家福在家人的欢笑声和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里登场。今天吃什么已经不再是重要的了,过年团圆,在外的游子从四方八方奔向父母这根所在地,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贴春联、挂门神,张彩灯,过年啦、过年啦……!满溢着喜庆和温暖的春节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它不仅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新鲜最特殊的一天,还承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霜愈醇的古老文化。
版权声明:本文由30ok网通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renyuechuanqi.com/html/zawen/xd48o78d8h0hy.html
下一篇:留有余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