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哥

哑巴哥

宽容散文2025-04-23 17:13:14
哑巴哥不会说话,可他是“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他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只是不说出来罢了。可是他一见到我就有“说”不完的话。我也喜欢和他“拉呱”,因为我们是为孩在一起长大的好兄弟,在那个特殊的
哑巴哥不会说话,可他是“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他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只是不说出来罢了。可是他一见到我就有“说”不完的话。我也喜欢和他“拉呱”,因为我们是为孩在一起长大的好兄弟,在那个特殊的年头一个没有骂我是“地主羔子”的同龄人,一个有恩于我让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完的本家长兄。
回老家探亲,他一见我老远就给我打招呼。“来了?”(他冲我点点头),“来了!”(我也冲他点点头),我们俩都不约而同地笑了。我们就找了个干净的地儿坐下,他抽出一支烟递给我,我说:“我还是不抽烟的。”(我笑笑摇摇头),他说:“这样好,抽烟没有好处的。”(他冲我竖起大拇指,然后用手捂着胸口做咳嗽状)。我们俩又都不约而同地笑了。我捏了捏他的腿问道:“如今腿还疼吗?”他说:“越来越严重了!”(他做了个痛苦的表情,然后从腿一直摸到腰间),我知道他的老寒腿病而今已经影响到腰椎了!我真的后悔这次没给他捎些“虎骨伤湿解痛膏”来。
记得那是文革中的事了。当时庄上的人吃水很困难,几十户人家都吃一个土井里的水,很不卫生,而且遇到干旱年头,连浑水也吃不上。于是几个年青人就自发地鼓动起来打井,这是好事呀,全庄人都很支持。可这里是山区,真的要打一眼水井是相当困难的。真是“工夫不负有心人”,从开春一直干到挨麦口,终于打出了一眼二十多米深的水井来。可是就在修井沿的时候,石匠不小心将锤子掉进了井里,当石匠想下去捞锤子时,被老人们拦住了。老人们说别看现在是夏天,可井水凉的很!夏天人的汗毛孔是张开的,下去会激着病的,弄不好还会落下病根呢。谁知这时有个叫怀忠的造反派头子把哑巴哥找了来,硬是逼着哑巴哥下井捞锤子。在那个年头,哑巴哥哪里敢不服命令?锤子是捞上来了,可哑巴哥的腿从此就真的落下了老寒腿——晴天还好点,一到阴天哑巴哥的腿就疼得不能迈开步子,夏天还好点,一立过秋,哑巴哥就得早早地穿上了棉裤,寒里就更惨了,腿上裹了好几层老羊皮,还是冷得哆嗦,疼得要命。如今哑巴哥老了,连腰椎都疼了。唉!这该死的锤子!!
其实哑巴哥不光腿疼,他的心脏也不好,那是被气得。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有一年,哑巴哥逃荒要饭到了东海,那可是个瓜乡!东海的土壤是沙淤,特别适合种西瓜,那里的西瓜真的能与新疆的哈密瓜媲美。一天,哑巴哥要饭来到一个瓜棚里,善良的老人看是一个聋哑孩子,就收留了他,并手把手地教哑巴哥学种西瓜的本领。哑巴哥虽然不会说话,可也是个心灵手巧之人,一年下来,就学会了整套种西瓜的技能。不久哑巴哥的家乡也分了田到了户,哑巴哥也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于是他学到的手艺也就有了用武之地,把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了地里,他要种出和东海一样的甜瓜来,也好改善一下自己窘迫的生活。他不用拖拉机耕地,而是用铁锨一锨一锨地挖,一锨一锨地翻,把个山地整得跟菜畦似的。再说那老天爷也架事,那年冬天的雪雨特别多,天气也特别冷,把个土地冻得结结实实。过了年,一开春,一解冻,那土酥得象砂糖,那地软得象棉绒。哑巴哥又把一冬天起五更睡半夜拾来的鸡屎粪和豆饼掺麻汁捂好晒干碾细撒在地里,接着又把那一亩三分地翻了两遍。哑巴哥又跑了一趟东海,问师傅要了最好的西瓜子——蜂蜜一号,精心地挑选,浸种催芽打钵,便在清明的当天下种谷雨的当天移钵于地膜之中。哪天破膜哪天间苗哪天压垄哪天理花哪天梳果哪天掐头,哑巴哥都是做的井井有条,头头是道,真是个行家里手了。
一百天的时候,哑巴哥的西瓜地里已经是满地“滚绣球”了。那些绿皮黑杠圆圆的家伙静静地躺着,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惹来了多少谗嘴猫驻足而观,哑巴哥哪里能放心的下?他白天在地里侍弄着瓜田,晚上就住在瓜棚里。前面说过,他有腿疼的毛病,喜欢喝点小酒,一来暖暖身子,也能和和血,减少点疼痛。这晚,看着自己用汗水浇灌的满地的西瓜,也许心中高兴吧,不知不觉竟把个大半瓶兰陵二曲喝得精光,呼呼倒头便睡。哪知庄里那几个青皮混鬼孬种恶撒赖早就打起了偷西瓜的主意,今晚见有机可乘,便悄悄来到瓜棚,连人带床抬出去老远放了,就把那满地的西瓜一扫而空,扬长而去。
哑巴哥醒来后,看着叫贼羔子们砸得一塌糊涂的瓜田,哑巴哥双膝跪地,手抓黄土,仰天长嚎!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哑巴吃黄连——有苦没法说呀!”突然,哑巴哥猛吐一口鲜血,栽倒在地,昏了过去……苏醒后,他一口气拔光了所有的西瓜秧,一棵没剩!又一把火烧了瓜棚,离家出走了……
有一年冬天,夫人贫血,中医先生说除了必要的医治外,还可以做些药膳补一补,最佳的是鳝鱼药膳。我回家后查了一些资料,《家庭保健》上说,中医学认为,鳝鱼具有补气养血、温阳健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功效,对身体虚弱者、病后及产妇的补益效果十分显著。利用中药和蟮鱼的药效,可以让产妇的筋脉气血得到最适当的调养,甚至能将已患很久的顽疾慢慢调理好。于是就动了想做一做的念头。那时可不是现在,越是古怪的东西越是有人吃,那时的鳝鱼是不上餐桌的,更没有人去喂养的。所以想弄到几条鳝鱼是件困难的事,更何况是个大冬天呢!这时我便想到了哑巴哥。
我和哑巴哥是为孩在一起长大的,我可知道捉鳝鱼是他的拿手本事哟!我们小的时候特别喜欢逮鱼,可就是怕逮鳝鱼(咱这地方叫血鳝),因为血鳝和蛇是很难区分的。可哑巴哥自有他的一套!血鳝喜欢穴居,记得荀子的〈劝学〉就有“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的句子。穴者,洞也,咱们这里叫窟。血鳝总是在稻田的田埂旁打洞,而且总是要打两个洞的,一个在水里,一个在田埂上。在水里的那个是洞门,在田埂上的那个是天窗,可是留作逃跑用的呀!狡兔有三窟,血鳝也有后门。夏日的中午,烈日当头,万物都在避暑,血鳝躲在窟里,不断地向洞外吐着水泡,一个接着一个。也许是水在蒸发,洞里缺氧的缘故吧,血鳝在不断地换着气,眼紧紧地闭着,嘴半张半合,很是可爱的样子。这时的稻田埂上就会猫着一个身影,一只手提着个化肥袋子,一只手握着个钓血鳝的家伙,那就是哑巴哥,他在小心翼翼地寻找着那些冒泡的血鳝窟。那钓血鳝的家伙可是哑巴哥独门自创的,他用一根废弃的自行车条,一头磨成尖尖的,做成一个小钩,用长头发缠在钩子上,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