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问

如是我问

静电散文2025-04-18 01:06:24
如此炎热的天,安排老领导钓鱼,不啻是个苦差。我原本想安排他们到了塘边,自己就回去,所以渔具包也没带。可是到了塘边,见他们个个往蓝蓝的水里下竿,两腿就不听使唤地就拔不出。只好呼朋友替我带过渔具包来。在这
如此炎热的天,安排老领导钓鱼,不啻是个苦差。我原本想安排他们到了塘边,自己就回去,所以渔具包也没带。可是到了塘边,见他们个个往蓝蓝的水里下竿,两腿就不听使唤地就拔不出。只好呼朋友替我带过渔具包来。
在这当儿,见水塘边菜园里辣子、茄子、豆角鲜嫩可爱,马上想到吃。摘了一把,走进看护棚,就忙活起来:洗菜、切菜、拾茅、生火。正在远处割禾的塘主夫妇见自己家里烟囱冒烟,以为失火,慌忙赶回来。
美美地吃过一顿菜后,渔具包送来了。我宣布:我要正式钓鱼了。别看你们先钓了几条,我肯定后来居上。
好位置都被占了。我随便选了个地方落下。也不抛饵料,就这么下竿了。
果然,我频频起竿。最早钓到了大鱼,八斤!四五斤的也不少。有一次刚抛竿,浮标就沉了。赶紧一拉,水面翻出一个巨大的鱼身,断线了。“啊,至少有七八斤!!”我拍腿顿足。
十几分钟后,浮标在塘中央浮起再沉,鱼还在线上。可惜太远,海竿都够不着。只好耐心等待,希望它能慢慢靠近。再半小时,它终于靠近了些。我甩出海竿,幸运地拉扯上了线。一步一步拉过来,不料临到塘边三四米的地方,却被增氧机挂住了。左弄右弄,无计可施。司机自告奋勇,下水捞鱼。哇,果然又是一条八斤多的大鱼。
一行五人,共钓十四条,我独钓七条,数量与重量均无可争辩的第一。而一贯自认老手的老领导差点成“斋公”。他总结了四五个原因作为经验教训,我则得意地总结为:“其实没啥,也就是一嗲子技术。”中午喝了点,一觉醒来,见天色微暗。
早上耶?傍晚耶?其平淡如此。
晚睡不着了,看书。“在娘家青枝绿叶,到婆家面黄肌瘦。不提起倒也罢,一提起泪洒江河!”打一劳动工具。猜不出?我也猜不出。谜底是“撑船篙”。这谜面精彩之处在最后一句:“一提起泪洒江河”!在女子,是悲伤哀怨;在男子,是悲壮慷慨。查资料,得知是清末民初苏曼殊的作品:
想当初,
绿鬓婆娑。
自归郎手,
青少黄多。
历尽了多少风波,
受尽了多少折磨。
莫提起,
提起清泪洒江河。
借描写竹篙的变化来比喻一位青春少女变为迟暮怨妇的坎坷经历,语带双关,曲尽其妙,十分恰当。竹子从绿荫婆娑中被砍了下来,成为竹篙,渐渐由青变黄。划船时,竹篙在风波中历尽冷暖,靠在船舷受尽折磨,直至断裂废弃。而竹篙一提起来,一串串水珠滴落,犹如辛酸的眼泪洒遍江河。真是字字贴切,句句点题,令人过目不忘。“莫提起,提起清泪洒江河”。早就耳熟能详的一句,至今才晓它的出处,愧读书太少。
人生过大半,自己的事业在哪?价值在哪?其荒疏如此。
由苏曼殊联想到过去看到的一篇小品文《曼殊沙华》。不避累赘,引录如下:
引魂之花-曼珠纱华,又称彼岸花.一般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也就是说,彼岸花是多是用来形容被生死轮回阻隔的两个人。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春分前后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后三天叫秋彼岸。是上坟的日子。彼岸花开在秋彼岸期间,非常准时,所以才叫彼岸花。
传说很久以前,一个城市的边缘开满大片大片的曼珠沙华,也就是彼岸花,他的花香有一种魔力,可以让人想起前世的事情。守护彼岸花的是两个妖精,一个是花妖叫曼珠,一个是叶妖叫纱华,他们守护了几千年的彼岸花,可是从来没有见过面,因为开花的时候,就没有叶子,有叶子的时候就没有花,他们疯狂的想念着彼此,并被这种痛苦折磨着。终于有一天,他们决定违背神的规定偷偷地见一次面。那一年的曼珠纱华红艳艳的花被惹眼的绿叶衬托着,开的格外美丽。
神怪罪下来,这也是意料之中的。
曼珠和纱华被打入轮回,并被诅咒永远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世间受到磨难。从那以后,曼珠沙华又叫彼岸花,意思是开放在天国的花,花的形状像一只只在向天堂祈祷的手掌,可是在也没有在这个城市出现过。这种花是开在黄泉路上的,曼珠和沙华每一次转世在黄泉路上闻到花的香味就想起前世的自己,然后发誓不分开,在下一世再次跌入诅咒的轮回。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
传说中,当灵魂渡过忘川,便忘却生前的种种,曾经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开成大片大片触目惊心赤红的花,绽放出妖异的近乎于红黑色的浓艳。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如火,如血,如荼,因此彼岸花又被喻为“火照之路”。
彼岸花,花开开彼岸,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见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相传此花只开于黄泉,是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彼岸花是开在黄泉之路的花朵,在那儿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人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一个凄美的佛界传说。曼殊沙华?彼岸花?这神秘之花应当不容见到吧?可这篇小品配的图案花,我非常眼熟,就是小时候经常看到、而如今几乎绝迹、被乡人厌恶的“瘌痢花”!
莫非曼殊沙华就是“瘌痢花”?!是不是呢?其迷惑如此。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