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梅雨
江南6月,是一个潮湿多雨的季节,也是一个“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多彩季节。淅淅沥沥的雨总是在这个梅子熟了的时候,如期而至。人们称它为梅雨,也有叫霉雨的。这是因为在这个季节里,东西特别容易发霉。梅雨一过
江南6月,是一个潮湿多雨的季节,也是一个“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多彩季节。淅淅沥沥的雨总是在这个梅子熟了的时候,如期而至。人们称它为梅雨,也有叫霉雨的。这是因为在这个季节里,东西特别容易发霉。梅雨一过,就进入伏天了。家庭主妇通常会在这一年中阳光最为炽热的季节里,把吸湿返潮的衣物搬出来晒晒。民间称之为“晒伏”,也有地方叫“晒霉”的。书香门第第一要晒的是书和字画,平时秘不示人的古籍善本,名人墨宝,都会在这个时候一露尊容。晒伏,给女人提供了一个炫耀攀比的机会。家家户户的院子里或屋前空地上,架满了竿竹。竹竿上花团锦簇,平时不大穿的裘皮毛衣、羊绒织物等名牌时装,此时都会悉数亮相。赶得上一场衣着、服饰,床上用品博览会。谁家箱底货色多,谁家款式更时髦,一目了然。看着这些,女人们脸上笑盈盈的,每一件衣服,也许都蕴藏着一段美好的回忆,一个甜蜜的故事。
梅雨季节,阴晴不定,到处都湿漉漉的,也令人心生烦躁。然而又正是因为雨的滋润,才有了江南的灵秀。烟雨朦胧是水乡的特色,江南的雨,随着季节而变幻:春雨绵绵、夏雨滂沱、秋雨萧飒、冬雨冷峻。多雨的江南,四季都缺乏不了雨的点缀。黄梅时节的雨:有时淅淅沥沥、丝丝绵绵;有时雷电交加、倾盆而下,显示了江南梅雨的缠绵与无常。
在文人眼里,雨是一种美。特别在雨季,黛山滴翠,村寨含烟,犹如水濡墨染的画卷。北方的朋友都说:雨是江南的名片。在雨帘中看朦朦胧胧的世界;看从青藤绿树的枝蔓上挂下的雨滴;看碧玉翡翠般的蕉叶上,缀满着晶莹剔透的水珠;看撑着花纸伞的摩登女孩,徜徉在粉墙黛瓦的深深雨巷之中。看牛背上戴着斗笠的牧童,横着短笛,悠闲自在地哼着山歌;看红冠白羽的鹅群,在清水碧波之间,荡起阵阵涟漪。欣赏着这一幅幅变幻在雨帘之中的江南景色,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惬意,是江南梅雨时节的特有情景。
光阴荏苒,帮着妻子晒伏的时光已经远去,现在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了。但年年的梅雨依旧,从不爽约。据说今年因受厄尔尼诺的影响,江南的梅雨期可能要比往年长一些。雨多了也会让人厌烦,下雨时只能宅在屋里,不自觉地便想起了宋人赵师秀的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生平不甚得意,但他这首《约客》,在描写梅雨的诗篇中,也算得上是上品了。诗人的情愫被梅雨里黄熟的梅子、池塘中断续的蛙鸣,摇曳灯火下百无聊赖地敲打棋子的身影,渲染得淋漓尽致。阴沉的天气,多半也带动着心情的阴沉,在阴沉中钩起尘封的往事。宋代词人贺铸在这个特别容易令人伤感的黄梅季节,想起了曾经令他心怡的凌波美人。写下了被后人誉为绝唱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提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那月下溪桥的徜徉,那花院廊前的倾诉,那琐窗朱户的佳人,今在何处?不由得重又钩起了他满腹的想思与惆怅:“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正是这句“梅子黄时雨”,使贺铸获得了“贺梅子”的雅号。
天气感染着心情,但只要有个好心情,心中就会有个好天气。“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可见黄梅时节也不总是阴雨,曾几的这首《三衢道中》,就道出了另外一番黄梅时节里的情景。又如戴敏,在其《初夏游张园》中写道:“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那或阴或晴的黄梅天气,喝着酒,尝着枇杷,一定是别有一番情趣。
雨,塑造了江南的灵秀,也孕育了江南人多愁善感的性格。事物似乎总存在着两面性,江南的梅雨也总是徘徊在人性的淡定与愁思之间。不过心情是自己掌握的,没事就找点乐,不要让梅雨的阴霾影响了我们的好心情。
版权声明:本文由30ok网通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renyuechuanqi.com/html/sanwen/xd7d644sd1ggf.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