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圈里圈外
一从社会生态角度来说,自从人类有阶级以来,就有左中右,就有阶层,就有圈子。党外有党,党内有派。这是伟人形容政治生活的状态。其实从生活的最基本形态来看,像看上去只冒水泡泡的三江源为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一样
一从社会生态角度来说,自从人类有阶级以来,就有左中右,就有阶层,就有圈子。党外有党,党内有派。这是伟人形容政治生活的状态。其实从生活的最基本形态来看,像看上去只冒水泡泡的三江源为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一样,“气味相投”应当是拟社会中这群那圈形成发展的源头。时光演进到21世纪,曾经为阶级为派别为山头的东西似乎被渐渐浓烈的雾霾遮掩了,大都露头不露脚了,但圈子却随着网络QQ微信等现代工具日渐兴隆起来。如果上网找圈子,你会顿时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交友的,买东西的,养狗的,种植的……包罗万象的圈子、想也想不到会有的群体组织,靠我是罗列不完全的,这么说吧,但凡能想到梦到的都有,即便想不到也梦不到的,也会走入你的眼帘。
还算没有被时代拉得太远,我搭上网络时代的最后一趟班车,走进QQ,添加微信,加入或被人拉进了几个圈子,或多或少知道了一点圈子的事情。
二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把《围城》中的点题名言用到圈子上,或有相似。圈子是个什么东西?拿我进入的几个文学圈来说,每每进入,都说是为方便交流学习,都抱着学习交流的希望。但一进入,便知道交流学习不大容易。一是各种“风味”并不“合口”,二是与风头正劲的朋友们相比,显得格格不入。于是我与其中多数人一样,经常作壁上观。我发现,如果闲暇,看别人讲话比自己说什么好得多。这跟看戏、听故事异曲同工。生活中听别人讲话,看别人干活都是件比较惬意的事情。从别人讲话里听人生、趣味、邪或正的思想作为,都能让自己的思想更加充裕,思维更加开放,眼界更加开阔。
但久不开腔,也会让人嫌烦。有几个要求比较“严”的圈子,时间一久不参与讨论,就被人家给“开”了。这是我愿意的。参加了圈子,没为圈子做出建设性的贡献,实在羞与为伍。还有的圈子,建立在社会生活中有同样境遇同样诉求的人们之间。比如早年参加的一个军队职工圈(群),就是一群同在军队生活工作的职工一起参加,目的是相通有无,为争取权益找些依据。这类圈子没有文学圈子那么单纯,也没有生活圈子那么“专”,更容易“鱼龙混杂”,啥样的人都有,啥样的声音都出,也更容易为不怀好意的势力所利用。
在军工圈其间,我发现经常有些人发表时政议论,有些比较过头。所以我有所警惕,慢慢远离了。不久之后,有人找来加好友,标注“原军职圈”,我才注意到一则解散圈子的通告。一想,解散也是情理之中。忽而有点想念起这个圈子来,因为开头进入圈子,经常交流一些各地军队职工待遇执行情况的消息,依据的文件等,还是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圈子,认识了一些天南海北的新朋友。有些已经成为多年联系的好友。如果说一个圈子迟早会分崩离析,那么牢靠长留的就是真正“气味相投”的人了。
三
我参与过身边爱好文学者圈子的组建,也成为小城某文学苑的首批成员。我们属于文学方面气味相投的人,而气味相投是不以年龄、职业、相貌、穷富、成就等为标准的。这也是我能参与加入的重要原因。我属于老同志,除了经历,其他方面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在我们这个小家庭里,大有领导,小有士官,更多是些年轻有为的“军嫂”,来自五湖四海。我感觉在这个小环境里,比较风清气正,也比较远离世侩气息。我们没有傍单位,也没有公款支持,所有支出都采用AA制。大家围绕“班主”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多能坦诚相见。
但也存在某些情况,比如拉人头、凑数字、硬上马的情况。这又要从两方面看。比如一些人,她有点爱好,但仅是业余喜好,不习惯被当成任务或者成为在圈子里展示的标志,拉她进来初始她可能会兴奋一阵,假若成为压力,干扰了过去习以为常的生活,她可能会后悔当初。而另一些人,因为团体行为的刺激、与他人交流的启示,还因为某种压力,进而转化成动力,鼓励她出了成果的,这种拉拽又会是成就人的路径。
但文学之路毕竟是条看起来很美、做起来很苦、出点儿成果很难的事情。有人或许一时半会儿出了些东西,但时日长久,便“江郎才尽”,做不出东西来了。我就亲眼见到这样的圈友。写了些东西,转化了些铅字,得到了不少鼓励。她一激动,就有些迷惑,以为什么都能写,啥都能作文。但毕竟底子不深,有激情没有深情,有冲动没有方向,后来只好靠东挪西凑,甚至从别人文章里选取一些适合自己的内容变成文章撑着。这时候我到觉得她是圈子的受害者。因为在这样松散的组织里,真实给你提缺点的机会不多,圈友之间多的是你行、没问题之类鼓舞的话,而没有人讲,你应当沉淀下来读读书,多经历一些事情再动笔。
四
真正损害圈子的不是其他,是固执的自以为是,是容不得不同思想与情调的领导。没有民主就没有进步,只要个人的自由就会走向自由的反面,这些话不单在政治进程中发挥作用,在其他方面也普遍适用。文学表达是比较个人的方式。所谓个人,是说它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大体相似。只有这样的文学,才是百花齐放的文学春天,而不总是别人嚼过无味的旧馍。
参与圈子建设就同时遇到这两样情况。圈主用她个人的想法固化了标准,干脆利落地把一位很有个性的诗人踢出了集体,根本没跟大家商量也没给他打招呼。这位诗人确实有个性,也很习惯于好为人师,但是,他毕竟是有个性有特色的。如果想建设一个百花盛开的文学园地,用一种理念一种想法来屏蔽文学表达的多样性,容不得异样的形式风格;或者完全用自己的好恶拉拢或者恶评其他人的话,起码是一种缺憾。
五
没有圈子似乎很落伍了。没到圈子里的时候,总以为圈子里多热闹多丰富,多现代多有情调。进了圈子才清楚,圈子里有各种杂音,也有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还有某些不为人道的短板局限。一个圈子假若同类人占比过大,不可避免的会有这类人共同的社会弱点。一群中年人,一群女士,他们生活经历相近、关注度一致,带进圈子的问题也相似。一群拍客,一群发烧友,他们的相似程度更高,认识的重复性不可避免。这到是好圈子,因为符合小众的品味,也很少引起内部矛盾。好出问题的圈子集中在或者以文学爱好开头,而爱好文学的方式与目的不同;或者以共同的思想认识为前提关心国家社会议题,但以怎样的方式关心国家社会方式不同者中。拿
版权声明:本文由30ok网通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renyuechuanqi.com/html/sanwen/x8so5u54dt20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