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岛怀古

刘公岛怀古

海战散文2025-05-02 21:27:34
早就有个愿望,围着山东半岛游一圈,尽览沿海城市风光。所以,当我去过青岛、崂山、蓬莱、烟台等地之后,又来到了威海。一个城市,高楼大厦再多,能给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它的文化。尽管威海是最早的沿海开放城市、最
早就有个愿望,围着山东半岛游一圈,尽览沿海城市风光。所以,当我去过青岛、崂山、蓬莱、烟台等地之后,又来到了威海。
一个城市,高楼大厦再多,能给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它的文化。尽管威海是最早的沿海开放城市、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但,刘公岛才是它区别于其他任何地方的标志性景物。刘公岛不但是山海胜境,而且凝结着威海浓厚的历史文化,浸透着甲午战争的风云变幻。
如果说威海湾像一个张开的巨大虎口,刘公岛就是虎口里的一颗利牙,有这颗利牙的守护,喉舌就安然无恙,没有这颗利牙的守护,喉舌就容易受伤。
刘公岛离海岸不远,在滨海大道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蓝天白云下,蓝色的港湾,怀抱着苍绿色的海岛。因了海天的笼罩,刘公岛上的植被,似乎也染上了几许蓝色。平面俯瞰,刘公岛像一艘扬帆而行战舰。立体看去,刘公岛又象是一条匍匐在水里的鳄鱼。岛的北侧是树木葱茏的山,南侧则是山下的道路与建筑,一条丁公路蜿蜒着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开去。
自码头乘船,在海鸥的翻飞鸣叫中渡过那段深蓝色的海波,便到了刘公岛。登上刘公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甲午海战馆。此馆建筑样式别致,将象征北洋海军舰船的主体建筑与挺立远望的北洋海军将领塑像融为一体,被誉为20世纪中华百年建筑经典。馆内以《甲午战争:1894—1895》为基本陈列,展出甲午战争非量珍贵历史图片,复制了大量甲午战争时期的武器装备,还原再现了多个超写实人物塑像场景,并辟有“黄海海战”3D影视厅,声光电与多媒体复合再现“威海卫保卫战”震撼人心的战争场面。
甲午战争陈列馆西行不远,就到了北洋海军提督署。此署又称“水师衙门”,建于1887年,是北洋海军的指挥中心,提督丁汝昌就在这里谋划指挥军事。提督署按中轴线建前、中、后三进院落,每进有中厅、东西侧厅和东西厢房。前、中、后院中厅分别为礼仪厅、议事厅、祭祀厅。各厅厢院落廊庑相接,雕梁画栋,结构严整。提督署正面大门上方,悬挂李鸿章题“海军公所”匾额。
提都府之西不远处,是丁汝昌纪念馆。此处本是丁汝昌寓所,丁汝昌携家眷在此居住达六年之久。建筑组由左中右三套院落组成,西院为内寓,东院为侍从住房,中院为丁汝昌办公会客的地方。中院与东、西院有圆门相通,陈列着丁汝昌生前用过的家俱、字画;院内有一株丁汝昌手植百年紫藤,至今仍根深叶茂。大门两侧为门房,现已成为介绍丁汝昌生平的展室。
令我震憾的是,丁汝昌的棺材曾被加了三道铜箍,清廷曾把北洋水师败亡的责任加在他身上,只是后来才予以甄别,承认他是英雄。可见,有些事情想弄清真实原委是多么难。甲午战争不仅有大东沟海战,而且有丰岛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保卫战;不只有海上的攻杀,而且有陆上的战斗;不只有海军的迎敌,而且有朝廷的分岐。如今,甲午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一百二十多年,对那场战争的一些细节还有不少争论。总结历史是为了警醒未来。作为后人,有责任对那段历史做一个准确、全面而透彻的研究,以利于实现富国强兵的伟大目标。
刘公岛归来,留下的是久久的回味与思索。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