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悲情英雄之九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是明朝名臣于谦,于谦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 杂文 2025-04-03 0
孩子之死,谁之罪? 近日来有两件事让人感觉郁闷,一个是同年级的一个女生,下午跟老师请假说头痛在家休息,而自己去了校园之外的草坪上去休息,而到了晚上也没见回去,等到姐姐来到草坪上来找... 杂文 2025-04-03 0
从诸子百家、魏晋风度、五四新文化看当代中国没有大师 当代中国没有大师了,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很多人都在谈论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概括的说无非是归咎于中国现代的教育体制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杂文 2025-04-02 0
官能荣人,人能荣官 官能荣人,这一点很好理解。一个人当上官之后,能够光宗耀祖、门庭生辉,千人吹捧,万人仰慕。刘邦成了汉高祖,由一个小瘪三成了天下老大,一高兴就唱起了《大风歌》:“大... 杂文 2025-04-02 0
浅析“文革”时期的贪腐表象 近来,因偶感小恙,故得以闲暇数日,突生“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的感慨。整个人静下心来,和老辈子们聊聊过去的事,聊聊他们经历过的“文化大革命”。“文革”即“无... 杂文 2025-04-02 0
身份的定位 你是谁?这个简单的问题答案不一定简单。简单的说傻子都知道,哲学的说伟人可能都说不清。比方你可以说自己是个人、男人、中年人;也可以说是居民、公民;还曾是红小兵、红... 杂文 2025-04-02 0
美女也可以救英雄 那个周末,朋友小聚。我因为感冒,不胜酒力,被逼在了墙角。这时,一美女挺身而出,端起我的酒杯,一饮而尽:“谁欺负怀哥,我给他毛起!”旁人就笑:“哈,美女救英雄啊!... 杂文 2025-04-02 0
灵魂的遐思 灵魂是什么啊?灵魂是摸不着、看不见的存在于人体内的最高物质。人人都有一个灵魂。要是坏了,人就危险了。灵魂存在于肉体之中,眼睛是灵魂的窗户。灵魂与心灵是同一个东西... 杂文 2025-04-02 0
穿上袈裟事更多 我相信轮回,所以我相信我们可以经历海枯石烂,所以我相信山盟海誓,把它作为我们未来生活的勾勒,而非虚幻。太多的疑问,我不懂,我缠着你问,你既然可以在奈何桥上等我,... 杂文 2025-04-01 0
命运的协奏曲 生命的旋律总是那样的悦耳动听,朝气蓬勃。生命如此的美丽,万物皆是这样。对于生命的聆听,对于生命的感悟,那都是一种有着尚价值的体验。生命很宝贵,所以我们应该得更加... 杂文 2025-04-01 0
我语·今日(14) 笑是笑,叹是叹,可知由笑及叹,由叹及笑,又是怎般演化?大抵笑为心喜,叹自悲怆,当问忧乐之所来。此一番追寻又值一叹。在于,忧乐固外境侵扰,动者心魔而已。此中可叹的... 杂文 2025-04-01 0
对于网上苦恋现象的深思 写了《苦恋》之后,我曾和网友讨论过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明知这是个没有结局的感情,却又不可抑制的越陷越深,不能自拨。为什么会愿意为一个不能相守在一起的人而痛得锥... 杂文 2025-04-01 0
从于丹《论语》心得热说开去(上) (一)《百家讲坛》火了于丹。有人说,这是个文化快餐的时代。也有人说,于丹是学术超女。甚至,有人痛哭流涕,说于丹误读典籍,曲解圣贤。但不管怎么说,于丹已经实实在在... 杂文 2025-04-01 0
名号杂谈 著名诗人余光中说过这么一句话,当你的爱人已改名为玛莉,你还会赠她一首菩萨蛮吗?是的,诗人就是敏锐,一个名字的改动,意境全无不说,原先那份美好的感觉与想象也便荡然... 杂文 2025-04-01 0
小的感悟 大师林清玄让我们“常思一二”,因为生活中总是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挫折与磨难,真正称心如意的事情并不很多。突如其来的变故往往使我们一时间目瞪口呆,甚至手足无措,也可能... 杂文 2025-03-31 0
美是有距离的,生命需要0.618! 中国有一句古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上到太官显贵,下在凡夫俗子,都有追求美的权力。然而,毕竟人的学识、修养或者品位不同,对美的理解和取向也不一样。也许,美是... 杂文 2025-03-31 0
让“后三排”的学生回家自习是一种抛弃教育 前晚,在汉口一中学读初三的学生李敏(化名)哭着跑回家。家长询问得知:当晚自习时,老师让班上坐在后三排的学生回家自习,只将坐在前三排的学生留下。家长就此称,学校此... 杂文 2025-03-30 0
看骂,听骂,说骂,消化骂 正在被众人猛烈攻击的余秋雨那篇博客文章,如果是他本人发自内心的感叹,也是无可厚非的,至于里面带有矫情的因素,倒是让人感到可恶的,如是见缝插针的投机取巧心理,也是... 杂文 2025-03-30 0
今年春晚印象 对于春晚,国人绝大多数都是每年必看。尽管她有时不讨人喜欢,如男足一般,但一到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又忍不住围坐在电视机前。春晚已连续举办了几十年,具有很多特点,用一... 杂文 2025-03-30 0
善的灵魂生如莲花——《大地之灯》书评 七堇年,原名赵勤,当她写下这部小说时,年仅19岁。对她我早有耳闻,匆匆的翻阅过她的几篇短篇,以为这本书也仅仅是一些浅淡的游记,倾听着心灵的哭诉,诉说着青春的消逝... 杂文 2025-03-3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