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岁月守侯成美丽的风景

把岁月守侯成美丽的风景

爱染散文2025-05-02 12:42:17
今年农历二月初二,我与好友去观赏向往已久的“侯冢柏”。那天恰是“龙抬头”的节日,那曲曲弯弯的乡间小道好像是“侯冢柏”这棵久久盘桓在我心中的“龙”一样,引领着我们这些不怎麽出城的“孩子”,饱略了一番“棘
今年农历二月初二,我与好友去观赏向往已久的“侯冢柏”。
那天恰是“龙抬头”的节日,那曲曲弯弯的乡间小道好像是“侯冢柏”这棵久久盘桓在我心中的“龙”一样,引领着我们这些不怎麽出城的“孩子”,饱略了一番“棘津”的美丽风光:泛着点点鹅黄的杨林、澄明碧清的索泸河、那辽阔的原野、为麦田“灌青”的农家少妇、白白的羊群......都跟我们带来了一种极其愉悦的心情。试想,在这样的氛围里拜赏侯冢柏这位跨过六个多世纪的“老者”,那感慨一定是与众不同的。
我们不敢立刻上前去亲近这位“老者”,站在离它十几米远的枯草地上,用深情的目光恭敬地“朝拜”它,朝拜它的伟岸,朝拜它以三十多米的雄姿在广袤的天地间傲然挺立。“南京到北京,比不过侯冢这棵松。”这是多年来人们对这棵松树的赞誉。意思是说从南京到北京的所有松树都没有这一棵高大。不过,话又说回来,其实它是一棵柏树,之所以叫它“侯冢柏”,是因为传说他生长在豪门大户侯老爷的坟地上。坟地旁边原来建有天齐庙,这棵柏树在庙的旁边,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道教徒栽种的。据记载说,当时是按照周易八卦图的方位形式一共种了八八六十四棵,尽管当时都活了,但却在种种磨难之后,独存了这一棵。它的长势与众不同,一生长就是底上一般粗,顶部呈伞状,人称它为“神树”!望着侯冢柏,我在心里默默念道:想了您多年,梦了您多年,今天终于来看您了……我似乎看到“老者”带着满目的慈祥,在向我招手,它一定是在欢迎我们这些来朝拜的孩子吧。 
悠悠思绪依旧是600年前的景象,历史的法眼笼照的还是那个昏庸的县官,为修县衙,他把天齐庙内的六十四棵柏树刨去了三十二棵,虽然在原位置上补种了多次,却均未成活。后来战乱、灾荒又使三十二棵柏树频遭劫难,或官员用于供奉朝廷,或贼人盗伐,或土匪劫掠,其中那个外县土匪刨的那棵,正在金木水火土的“火位”上,树倒了,火也烧起来了,天齐庙整整烧了七天七夜!最后只剩下可怜的两棵柏树,被人们称为“阴阳树”。后来又过了许多年,较大的那一棵被一个恶霸赌棍输掉了,六十四棵纵览了几百年沧桑历史的古树,就仅仅剩下我们所见到的这一棵了。
作为一棵古树,侯冢柏的历史分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它本身,它是棘津人的骄傲,是棘津人文精神的豪迈象征。它承载了600年沧桑历史的嬗变,经历了一次次战乱和灾难,它在孤立无依中,面对扑向它的一次比一次蛮横、凶猛的灾难,顽强、坚韧地生存下来,这简直是一个超乎了人类想象力的奇迹!一代代的侯冢人为了它的生存,无私无畏,与大自然进行了不懈的抗争与拼搏,也就是说,棘津所散发着的浓浓乡土气息的无穷魅力,不仅仅是侯冢柏赖以生存与成长的精神支柱,更是棘津人文精神在恢弘的历史遗存中的延续与发展。
这棵饱经世事的侯冢柏啊,正以它绝对哲思的睿智目光,深情地俯瞰着棘津大地,相信,它所带给人们的启迪,将永远激励着棘津人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而侯冢柏也一定会给后辈子孙带来一片片永远氤氲着吉祥瑞气的蒙荫!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