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爱的天空
傅雷、丰子恺的受人尊敬,就是他们的慈爱之心,他们对儿女的挚情,细腻到微末而丝毫不乱的程度,相信今之世上,已无人能及。想起来真的该感谢文学,在文学的殿堂中,才能使我们认识许多至真至信至美的人,他们的浪漫
傅雷、丰子恺的受人尊敬,就是他们的慈爱之心,他们对儿女的挚情,细腻到微末而丝毫不乱的程度,相信今之世上,已无人能及。想起来真的该感谢文学,在文学的殿堂中,才能使我们认识许多至真至信至美的人,他们的浪漫是自然的流露,他们的风雅是发自真心,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那么落落大方,气闲神定,令人如沐春风,笑随之笑,爱随之爱,悲随之悲,他们用生花妙笔和锦口绣心,常常把人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美丽世界,或世外桃源,或荒山野渡,或流光溢彩、歌舞飞扬的去所。当然还有对现实的描绘,却总能在乱花飞渡、红尘喧嚣里,提纯出一片清洁菁华之地,使人放松紧张的神经,休息疲惫狼狈的心灵,安歇饥渴难耐的肉体,把稍纵即逝的快乐,通过对好好时间空间的把握,而得以生发出悠长,使幸福的一瞬在心头绵延成优美的永恒,比如丰子恺对“渐”体悟,时间的逼迫往往令本来就稍纵即逝的事物更加迅即的匆匆而去,但那些具有“大人格”“大人生”的人,他们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比如他引用白居易诗“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又引英国诗人布莱克的名句:“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霎那边是永恒”,加以证明。这种似乎高深莫测的境界,总能在诗人的情怀里得到一再的体现,并且不断地被他们生命的激情和惊奇的发现所升华。
当他们成为人父,而且是那种充满了责任心和使命感的父亲时,他们更加地要精心的揣摩自然法则与生命体验的伟大而微妙的切合点,通过言传身教的濡染和熏陶,使子女从细微处不断感受慈爱的抚育,在潜移默化中,选择阳光充分的天空,健康的成长。比如,丰子恺在《作父亲》一文中记述,面对刁巧的卖小鸡的挑担人,他对哭笑着“要买,要买”的孩子欲言又止的那种尴尬,但是他终于没有给孩子传授那些欲擒故纵的所谓机巧,给他们灌输庸俗无耻的欺诈伎俩,他的思考是“在这一片天真烂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向那里容藏这种教导孩子的一个父亲呢?”再读《缘缘堂随笔》,使人惊奇,在红尘喧嚣、乱花渐迷、物欲横流的世界上,还有如此高洁、清醒而执著的名士、冰雪真人、慈祥的人父,不禁击掌赞叹!
重读《傅雷家书》,也是这样,每每掀开书页,便顿觉一股清洁的气息,一阵春风暖阳扑面而来,作为人父,他对子女的挚爱、关切,至真至洁,无微不至,细节末梢,无不精到细致,且入情入理,情真意切。那种孜孜不倦,对学艺、做人、处世、行事,甚至起居坐卧的无微不至,谆谆教诲,简直超出了一般人父的想象和力量之外,无疑是一个特而又特的例外和独一份。但他对子女的教诲,却不是那些陈腐的“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之类陈词滥调,也不是“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日难”的沧桑无奈,更不是“靠亲戚、靠邻里,不如靠自己”的恐惧和酸涩。傅雷先生用他对世界、人生广阔而独特的视角,以文学、音乐、艺术的高湛造诣,开启着儿女的心灵之窗、知识之门和生命之门,滋润浇灌着嗷嗷待哺的心田,他从修身养德来阐明做人的道理,把修养学识,塑造品格,关键在学习处事行世的本领,作为人生在世的根本,却从不灌输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惊世骇俗的腐朽观念,而是把品格尊严、卓绝才能作为立世之技,报国之器,把立足平凡作为生命的基础,孜孜修炼,无休无止。在字里行间,约微地感到先生有些谨小慎微,有点如履薄冰,有点心存余悸,也有点深怕女儿重蹈自己覆辙的担忧,但是,正是这些“畏惧”的心情,让我们看到一个文化父亲、艺术大师对生命的天然的敬畏和深情的依恋,当然还有一层慈父的魂牵梦绕的心灵的托寄。我敬佩、神往这样品行高迈的慈祥智者,尽管他在乱世中的遭遇颇为曲折,甚至悲惨,但是他的佳德美致却是一道难得的人间风景,令人仰之弥高,思之弥深,惊羡不已!
或许,正是两位大家的风范行为感染着我,启示着我,及至我成为人父之后,对于女儿从懵懂起的开化,我就遵循了“天然去雕饰”的法则,只是尽到养育的本分,尽到遮风避雨和修剪旁枝的义务,很少干涉女儿发自心灵的兴趣,也从不灌输超出她理解和能力之外的成人理念,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女儿几乎是一个人自立自觉地完成了这样的儿童、少年、青年的三部曲,达到了她这个年龄的所能到达的高点。学龄前的时候,曾经引导她学习小提琴,坚持了一年左右,后来因为兴趣的转移而渐渐荒疏,终至放弃,再后来教习书法绘画,我也是以自己的喜好,拿了苏东坡的字帖给她去练,女儿竟然练了足足三年,虽然未能达到臻境,但一手苏体书法亦是像模像样,在同龄人中堪称鞘翅,绘画是她自己喜爱,上文化宫的素描班,临摹的静物画,可以领悟和体现透视法的二三,创作的水彩画也得到过地区少年书画大赛的二等奖,但后来都慢慢丢弃了,因为中学的课业繁重,因为兴趣的逐渐淡漠,我始终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观察而不阻止、不督促,也不评论,丢弃也没有觉得可惜,只是以她的专注为关心的中心,只要她不是过分的懈怠,也从来不置一词。但我自己的责任,自己的义务也绝没有放松,在女儿从小学到中学的十八年里,也正是我事业工作的黄金期,但无论如何,我所扮演的父亲角色,即便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是称职和够格的。刚刚过去的十八年,不管夏暑冬寒,天阴下雨,风雪交加,也不管我是在机关,在基层,在党校,还是昼夜加班加点,有一件事情,是我神圣不能移的,那就是每日中午,骑着自行车,风驰电掣般赶回家里,给女儿亲手做一顿或粗或精的热饭,有时时间紧迫,几乎是手忙脚乱,但是每当看到女儿端坐在那里,细声细气的咀嚼,津津有味的吃着,仍然感到万分的欣慰甚至幸福。偶尔也会带女儿去饭馆、排档,改善和丰富一下饮食结构,来一道塘坝鱼、糖醋里脊,或者其他小吃。父女俩总是拣干净的,靠窗的位子坐下,父亲一副有钱人的派头,低声地询问道:女儿想吃什么?爸爸请客。女儿便欹的一笑,说道:随便吧。最后端上来的亦不过是牛肉面、水饺之类的大众饭食。女儿是不折不扣的食肉动物,但是只吃精肉,肥肉却一点不沾,买一只肉加馍一般是两元钱,给她买一个却得多花五角钱,除此之外,女儿就没有任何挑肥拣瘦的毛病了,而且从不挑食,这使得我这个只能算是初级不到的冒牌厨师,少了许多为难,偶尔还会因为学会
版权声明:本文由30ok网通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renyuechuanqi.com/html/sanwen/x5uiudsd8hmm2.html
上一篇:“五一”来到森林小木屋
下一篇:寻找快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