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零”
《南方都市报》回访全国多地官员财产及个人事项公示试点,发现“虽然各地具体操作有较大差异,但结果却非常相似”:“零投诉、零异议”。这些试点地方是,新疆阿勒泰、浙江慈溪、宁夏银川、宁夏青铜峡、湖南浏阳。如
《南方都市报》回访全国多地官员财产及个人事项公示试点,发现“虽然各地具体操作有较大差异,但结果却非常相似”:“零投诉、零异议”。这些试点地方是,新疆阿勒泰、浙江慈溪、宁夏银川、宁夏青铜峡、湖南浏阳。如果对上述地方的公民进行调查,问问他们对官员的公务行为和个人操守有何意见,对官员诚实度有何评价,结果难道会是零不满、零意见吗?
最早试点的新疆阿勒泰市,因为一任纪委书记去世,“没有遇到什么阻力”的试点就无疾而终了。这算是“人亡政息”的一个活例证吧。湖南浏阳不肯接受采访,不知“敏感”在何处。宁夏青铜峡市的官员个人事项任前公示,“没有接到一起举报或者异议,不论干部群体还是外界对于此举均没有不好的反响”。浙江省慈溪市和宁夏银川市采取的是“内部公示”,公示却又内部,自然是更加“没有不好的反响”的了。
官员财产及个人事项公示无投诉无异议,不知该令人绝望还是欣喜。公示了,效果就像一碗水倒进了大海里,只有舆论叫好的声音,没有一点真正的反馈,这算是官员清廉的证明吗?那一定是让人欣慰的。然而,这些地方的官员,政声是否与别的地方迥然相异,实现了“和谐之治”呢?而事实上,这些地方是不是已经不再有腐败官员被发现,不再有官员违纪违法现象可供查处呢?
官员财产及个人事项公示零投诉零异议,或许还可以分析具体的原因。例如公示些什么项目,不公示什么项目,“宏观调控”可能失当;例如只是自报和公示,而未加入“由群众代表、财务部门、银行和记者共同组成的小组核实”,使人无从看出问题。
我想,或者真的是有一些技术原因的吧,然而,就算有技术原因,完全根据自报进行的公示也未必就没有可以发现的不实,产生零投诉和零异议的结果,仍然奇怪的。也许,公示变成官员所填写的表格的照转,就已经使人们产生了戏码不过如此的感觉,于是不仅没有人有兴趣去陪玩投诉和异议,甚至连理会这戏码的兴致都不再有。
也许,财产和个人事项公示未必全部可以算是戏码,然而,对普通人来说,又怎样去区分它是不是有真货呢?今天的官场,无论言谈讲话还是检查调研,无论任职公示还是责任追究,无论“依法行政”还是反腐倡廉,老百姓都会觉得只是姿态,人们有什么理由相信财产和个人事项公示就能够当得了真?
现在,有不少人都在呼吁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不知看了财产公示的所有试点无一投诉和异议,人们是何表情。我不能说这搞法毫无意义,就像既然有“依法治理”的说法,那么在普遍的官意治理之下,确实可以捉住一个不依法治理的倒霉鬼来深揭猛批。但这样的意义终归是有限的吧,真当个事,如果不是意淫,也就是天真。
现在,所有的升迁任命,必然是有着“任前公示”的,但我们可以看到,公示零投诉零异议,人大举手全票通过,但很快全票通过的人物就被因腐败已久而捉拿归案。财产公示,看试点情况,大略类此。
戏码是普遍存在的,由此戏码所借用的符号也就被否定了。官员财产和个人事项公示,可能因官场戏码的无处不在而无人观看,这反过来又足以成为官员财产公示没有意义的说辞:“财产公示,个人事项公示,我们都是搞过的嘛,没作用”。这也就像一种历史解释的方法,二十世纪的中国,宪政、选举、总统制、国会,都是搞过的,已经证明全没用了。作为戏码和招数的现代文明,总是显出这种“没有出生就老了”或者“没有出生就死掉了”的特性。
你公示你的,没有人去理你,零投诉零异议,后面其实是零关注、零认真。这是绝望的征象,可以表明官民两造各不相属,玩把戏的继续玩,却连观众都没有了。但另一方面,也留下了丰富的解释空间,你可以说公示其实没有必要,可以说公示也并不可怕,甚至可以说官员都得到了认可,然而其实那只是一个更彻底的否定,表明官民之间彻底的互不相干。这与其说是相互的和谐,不如说是相互的弃绝。
版权声明:本文由30ok网通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renyuechuanqi.com/html/zawen/xoo5s65dihfhg.html
上一篇:诸葛亮擒纵之术之暗纵
下一篇:不要轻易掉进做房奴的陷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