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道

恕道

册历杂文2025-12-14 21:21:31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有人说,半部论语可治天下。深信!《论语》并不是长篇大论,但每一言必有大道理。每一句,甚至就一个字,即可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有人说,半部论语可治天下。深信!

《论语》并不是长篇大论,但每一言必有大道理。每一句,甚至就一个字,即可终身受用。这便是《论语》之精辟所在。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这么一个字,可以终身受用,终身受益的呢?”孔子便说:“那应该是‘恕’吧。自己不能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于他人。”

所谓“恕”,就是要心胸宽广,勿强人所难,即使他人伤害了你,也应该尽量给于宽容。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试验,分别在人生气或者抑郁的时候测量呼出的空气,然后和正常时候相比。发现生气或抑郁的时候呼出的气体是呈灰色的。而在开心的时候则清新多了。

在《于丹<论语>心得》中,于丹引用了一则佛家故事。是这样的:在古老的一座山上,有一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有一次,老和尚带着小和尚下山化缘,路过一条河,河中水急。河边有一女子正不知如何过河。这时,老和尚毫不犹豫地将女子背了过去。而小和尚看在眼里,吓得竟说不出话来。于是老小二僧继续前行,走了一会,小和尚实在忍不住了,便问老和尚为何要背女子过河!老和尚笑了笑,说:“你看,我只是将她背过河就放下了,而你却背了二十里还没有放下呢!”

我们的眼睛有一种特别的功能,那就是视力。我们的视力可以到达两个地方,一个是外界的事物,一个是内心的世界。而我们通常只看到外在的东西,却很少去看我们心灵的深处。

“恕”,便是要我们去求得一片内心的淡定和安宁。

伤痛大部分都是自己给的。就如同我们的手臂被划了一条口子。如果我们一味地去注意它,我们会长时间感觉它带来的疼痛,而若我们不去在意它,反倒觉察不出什么疼痛。在面对伤心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伤心,而应该是坦然地面对,而后寻找解除伤痛的办法。如果一件事情,我们总是盘在心里思来想去,就可能永远也走不出这个问题的阴影。

心胸宽广,就是给自己的心灵留出了一片海阔天空。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