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也有粉丝
暗香在我日记留言中说,在《红袖》我也有粉丝,她就是一个。还说我的粉丝越来越多了。看到这消息,有点暗暗好笑,也很高兴。“粉丝”这名字,这几年才出现的名字,我是化了很长时间才弄懂的。这“洋为中用”的叫法,
暗香在我日记留言中说,在《红袖》我也有粉丝,她就是一个。还说我的粉丝越来越多了。看到这消息,有点暗暗好笑,也很高兴。
“粉丝”这名字,这几年才出现的名字,我是化了很长时间才弄懂的。这“洋为中用”的叫法,给这信息时代带来不少乐趣。
不过,我以前只知道那些名人才有粉丝。好像是“超女”时代发明了各式各样的粉丝。什么“玉米”、“凉粉”……。以后的易中天的“乙醚”、黄健翔的“黄瓜”、于丹的“鱼丸”。
超女能唱歌,唱粉丝们喜欢听的歌,唱能使粉丝们疯狂的歌,他们肯定会有粉丝。
黄健翔足球解释无人能比。去年世界杯那段“激情怒吼”至今还有人津津乐道,他也应该有粉丝。
大文人易中天、于丹两位教授,一个“品三国”,一个“论语心得”,赢得了分布在国内外千百万个“乙醚”和“鱼丸”,也完全应该有。
他们都是名人,是成功之人,名利双收。
我有什么呀?我是什么呀?我只是一个老了的草根,在路边不被人注意的草根。
但是,我不是“玉米”、“凉粉”、“黄瓜”、“乙醚”和“鱼丸”,我不会崇拜他们,虽然他们有的地方我还是喜欢的。
小时候经常听大人说“六十岁学打拳”。
现在,我在红袖,就觉得自己就是这样。我一直笑话自己是“六十岁学打拳”。
去年6月知道了红袖,于21日在红袖写下了第一篇日记,到现在已写下了280篇日记。7月27日通过了第一篇短篇,至今文集也已积累了113篇短篇文章。也算有了一点收获。
我不懂文学,不会写作。学生时代学文学、语文也是应付考试。我很少看文学巨著,像巴金的《家》、《春》、《秋》我都没有看过,四书五经就更不用说了,我看不懂,也没有兴趣看。上班期间写的也是会议发言、总结报告、各类下发文件和请示报告等等八股文。“剪刀加浆糊”、搜刮流行词汇,加上一点文件要求内容就可以,领导就能满意。当然,科技论文除外,我对我的论文还是满意的。
可到红袖这样的文学网站,最初的想法就是“自娱自乐”,为了打发时间,开玩笑说“为了防止得老年痴呆症”。
我挖空心思才给自己的日记起名为“夕阳碎语”。并且写了一段话:“谁都不愿成为夕阳,夕阳再红,总要落入大山后。但愿我的碎语能在日落前发一点光,了却一点心愿。”。这是一段大实话。
如莲说:“很喜欢您的这篇扉页名言,真诚祝愿您快乐日记,更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这里看作一块放飞心灵的青草地就好了,呵呵”。
她把我的话说成是“名言”,高兴得我快爆炸了。
我说,“我在红袖日记鬼混”。她们却说,“你是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我们愿意看你写过去的事”。看了使我飘飘欲仙,学晴丫一句话:“娃哈哈”。
我说过,我的文学功底很差。为了“补拙”,我只好写自己,写过去,写现在,写真事,说真话。这大概就是所谓我的“风格”,也是大概大家喜欢之处。
我比易中天、于丹幸运。他们虽然有千百万个粉丝,但他们不认识自己的粉丝。我的“粉丝”虽然比他们少得多,但我们却在互相交流,互相关心,互相学习。他们是我的“粉丝”,我更是他们的“粉丝”。互为“粉丝”,易、于,不如我们。
看他们的文章是一种享受,是心灵上的洗礼。他们给予我快乐,让我忘记痛苦和烦恼,他们让我变得年轻。
在《红袖》,只有一点我可以自夸的,那就是至今我没有找到比我岁数大的,我可能是《红袖》“第一老人”。啊哈!
版权声明:本文由30ok网通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renyuechuanqi.com/html/zawen/x8i764558tg3h.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