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别人的会议室种我的自留地

在别人的会议室种我的自留地

学涉杂文2025-03-21 05:23:27
许多会议都很无聊,不是主题,而是形式。有时一个原本新鲜的、至关重要的议题,被官话套话废话揉蔫,被此起彼伏的说明强调补充搅乱,然后……然后疲惫,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睡觉不可取,无论会议催眠效果怎样奇佳,
许多会议都很无聊,不是主题,而是形式。有时一个原本新鲜的、至关重要的议题,被官话套话废话揉蔫,被此起彼伏的说明强调补充搅乱,然后……然后疲惫,无精打采,昏昏欲睡。
睡觉不可取,无论会议催眠效果怎样奇佳,女人坚决不能暴露睡相:表情呆滞、目光混沌、肌肉松弛、眼袋堆状呈现,法令纹毫不羞涩的显摆,再流一点口水……你选择哪一样?所以说、务必说、严重说:女人在公众场合禁止睡觉,扣分太多。
玩手机、发信息也不可取,一旦被记者瞄上,所有敬业刻苦努力顷刻功败垂成。
脱开会议主题信马由缰的想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状态,但要避免座谈式、汇报式、发言式、领导有互动爱好的状况,应答不及,急中生错、尴尬茫然,补救路窄。当然,若在这种场合深藏不露、神态自若的休息大脑也着实不错,但须提防不识时务的表里如一。
好好开会,是最有效的开会办法。这绝对不是废话,是俺私家菜谱。聪明人有聪明的办法,比如我吧,自诩聪明,是好意思的。在别人的会议室种咱家的自留地。有深度,够水平吧。
举例说明。
比如一,6.5环保座谈会,你可以不专注的听领导冗长的废话,但可以收集有关环保的信息,包括最环保的食品,最污染的地方,本地污染指数最低的农副产品,为什么污染低,是气候?是习惯?是认识?还是市场?我把这种积累称之为储蓄——保值储蓄。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拾到篮篮都是菜,
还有,就是策划冥想一个由自己独立组织的环保活动,哪些是可以利用借鉴的东西,哪些应该进一步核实了解,怎样的形式,达到怎样的效果。原则是规避重复、立意创新。
还还有,文件里有没有比较生动的语言可以搬到我的文字里用用。
还还还有,找会议文件里的瑕疵,笑话人。如果是我,怎么布局文字更有说服力,数据是不是有常识性、逻辑性错误,特别是数据的动态变化,是一个个有趣的迷,特别值得研究。
比如二,城市绿化工作与我们来说只是边缘工作,可为亦可不为。我在这样的会议上思考的是绿化如何独辟蹊径,不使用常见的园林花草,立足彰显本地特色,无规律化搭配。在我的后续工作中也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仅了解到的植物特点都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文章的主题。
想哗众取宠也好,想标新立异也好,想鹤立鸡群也好,至少在别人会议室,兴味十足的耕耘自己的自留地,产出多少都津津有味。
我叫这种活动为思维有氧操。这样惯常的思维训练,让你适应会议、排遣无聊、杜绝浪费,越是实际意义不大的会议越具有挑战性。别人麻木的时候,咱大脑硝烟弥漫、风生水起,刺激吧。
我老师说:一样的事物避开常态看三遍,你就有不同的新发现。严重准确。
可以给会议主题内容想一段文字:标语、广告词、或者一段诙谐讽刺调侃的文章,有趣吧。
反正,打开每一个事物约定成俗的包围和固有的边框,忘记它早已熟知的属性,赋予它新的内涵,你就当自己是仓颉,他造字,咱造意。好玩吧
如前所说,绝不会颗粒无收,哪怕是一丛荆棘,也是咱家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