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融的书生意气
孔融为圣人之后,自然是博学多才,知书答礼。更由于孔融三岁时就懂得谦逊之礼,大度地让梨于他人,因此更受众人尊敬与爱戴。但孔融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书生意气太浓,所以性格难免过于刚直不阿,每每直言纳谏,屡屡
孔融为圣人之后,自然是博学多才,知书答礼。更由于孔融三岁时就懂得谦逊之礼,大度地让梨于他人,因此更受众人尊敬与爱戴。但孔融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书生意气太浓,所以性格难免过于刚直不阿,每每直言纳谏,屡屡冒犯上司。这样的人,一般不会讨得上司的喜欢,所以仕途必然顺利不了。曾有人警告过孔融,说你老兄太直率了,早晚要惹火烧身。但孔融依旧我行我素,特立独行,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事。所以,后来曹操随便找个什么借口,就把这直率的孔融杀了。
孔融因为自己的过于坦白直率,刚直不阿,最后引来了杀身之祸。孔融之死,罪在曹操的凶险狡诈、心胸狭窄,但根本原因却他自己过分耿直的性格,在于他那过分强烈的书生意气。因此,像孔融这样的性格的人,似乎不适合为官,做个逍遥的员外郎或者隐居竹林古寺、山僻荒野做做学问、画画山水等,似乎最为恰当不过。
官场是险恶的,官场是百态的,官场是莫测的。官场之中,似乎人人都心怀叵测,算尽机关,讳莫如深。人人都想当大官,但越大的官数量就越少,仿佛金字塔,所以为了当上更大的官,从而人挤兑人、人踩巴人的事情几乎是潜规则。道理非常简单,他上去了,你就上不去;他当上了,你就要做他的下属。所以,越是职位高的人,越怕自己的位子被他人抢了去,所以明争暗斗,勾心斗角是常态。别看有些人道貌岸然,正襟危坐,似乎很神圣,很开明。其实骨子里很猥琐,很愚昧,总是怕有些人比他强,所以处处留意,事事留心,若发现某人有比自己高明之处,虽然表面上点头称赞,说你聪明,夸你能干,但心里却恨得要死,巴不得一口就把你吞下去。而且,有些当官的只爱听好话,听顺耳的话,于是,那些善于曲意逢迎,善于溜须拍马,善于见风使舵的人便会得到某些好处。而像孔融那样,心地纯洁,性格刚正,敢于大胆提出不同意见的人则举步维艰,讨不得领导的欢心,自然也得不到许多好处。在古代,类似像曹操那样的大官,可以随便找个什么理由把你杀掉;在如今呢,虽然不至于要你的性命,但定然使你处处受排挤,事事挨打击,时时遭算计,使你在一个单位混得灰头土脸,很不如意。
书生意气有它好的一面,也有它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具有书生意气的人,都是博学多才,品格正直的人。他们敢于纳逆耳的忠言,敢于蔑视权贵,只要看到不合理的现象,他们就直言纳谏,竹桶倒豆子——直来直去;因为他们的心地纯洁良善,眼里容不得不合理的现象存在。这样的人未免过于理想化,感性化,心中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容许有些许的差异。出了差异,则按捺不住,必须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不管上司是否高兴。
书生意气不好的一面就是容易受到伤害。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但为官者有的时候似乎对某些差异习惯与充耳不闻。因为差异越大,越证明他的无能与平庸。所以,有些人就千方百计地掩盖这些差异,而善于见风使舵的人看出了当官的心思之后,便口是心非地连声说好,大唱赞歌,歌舞升平。但书生意气强的人则不愿意说假话,并且提意见的时候过于直爽,不会把意见用一种比较柔和与缓和的方式提出来,所以,正直的意见一时间就成了“杂音”,鹤立鸡群,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遭大家的诟病。因此,书生意气强的人容易受到伤害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无论如何,书生意气是一种正直与纯洁的象征,具有书生意气的人一般都是性格纯正,直言不讳,品行端正的人。所以,保留些书生意气是必要的。但现实毕竟是现实,现实有些时候是很残酷的,因此需要书生意气的人需要在现实中不断地揣摩,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总结,既要保留书生意气,又要注意别让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要时刻记住“病从口入,祸由口出”这句俗话,牢记书生意气过于强烈的孔融就是因为说了让曹操不满意的话,才被曹操找借口杀掉的教训。
版权声明:本文由30ok网通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renyuechuanqi.com/html/zawen/l5id6oo55513f.html
上一篇:管好自己的情绪和嘴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