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设“警务室”不是解决医患纠纷的良策

医院设“警务室”不是解决医患纠纷的良策

提振杂文2025-08-20 05:56:36
患者死在医院,家属摆设灵堂,殴打医生等极端行为,现在已经见怪不怪。由“医闹”酿成血案的事故,也时有耳闻。不断升级的“医闹”事故,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医患纠纷范畴,严重影响到医院正常运作以及社会秩序的稳定。
患者死在医院,家属摆设灵堂,殴打医生等极端行为,现在已经见怪不怪。由“医闹”酿成血案的事故,也时有耳闻。不断升级的“医闹”事故,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医患纠纷范畴,严重影响到医院正常运作以及社会秩序的稳定。卫生部、公安部联合发布通告:要求患者及家属遵守医疗机构的有关规章制度,尤其是患者在医院死亡后,必须按规定将遗体立即移放太平间。不得在医疗机构焚烧纸钱、摆设灵堂、摆放花圈、违规停尸、聚众滋事。5月4日,卫生部再发紧急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协调公安机关向二级以上医院等重点医疗机构派驻警务室。
此举无疑是国家试图用行政强制手段来解决医患矛盾,社会各界对此均持疑议。我们国家有医疗事故鉴定制度,但鉴定单位大都和医院同属一个卫生系统。鉴定专家也是卫生局指派的,其公正性很令人生疑。医患矛盾得不到公正合理的解决,是造成医患纠纷升级的重要原因。医患纠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医生疏忽、渎职造成的误诊;也有患者家属的无理取闹。由于医患双方缺少沟通,互不信任,常常使矛盾激化。这其中很多是医院的问题,比如医疗过程不透明,涂改乃至丢失诊疗记录等。有一些医生因对薪酬不满,抱怨自己的劳动价值未能体现。医生缺乏敬业精神,草率诊断,导致误诊的情况时有发生。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医疗改革是唯一途径。医院是一个民生公益行业,经费来源,应由国家保障。只有医院不缺钱,才能彻底解决以药养医的积弊。医院才能实现从为钱服务到为患者的服务的根本改变。医院的服务态度好了,即使出现医疗纠纷,也容易获得患者理解。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启动,6月底前,全国将在一些试点城市开展以“药品零差率”为切入点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推动“不在药品上赚钱”的医、药分开改革。如果改革能够顺利实施,医患矛盾将有望获得缓解。
以行政强制手段解决医患纠纷,决非治本之策。医患纠纷古已有之,最典型的莫过于华佗和曹操的矛盾了。曹操患有头痛病,请华佗治疗。华佗说:只有开颅,方保无虞。曹操想:开颅还有命吗?他怀疑华佗是袁绍派来谋害自己的奸细。由于曹操不相信华佗,医患矛盾迅速升级为政治矛盾。曹操没有开颅,华佗的头却被砍掉了。
在新中国的医疗历史上,有过这样一个案例。延安整风时期,王明被怀疑患有神经性心脏病。中央为此成立了专门医疗小组,由当时在延安和傅连璋齐名的金茂岳负责。针对王明的便秘和卡塔尔性黄疸,医疗小组采用了传统的甘汞疗法。接受治疗后,王明出现不适反应。经化验,查出王明尿液里汞含量超标。王明的妻子孟庆树听说后,立即到医院吵闹,并致信中央,告发金茂岳是国民党特务,企图毒害王明。一场医患纠纷,就此酿成了政治事件。倒霉的自然是金茂岳,他不得不接受严格的政治审查。
上述两个事例说明,权力强势介入,不可能使医患纠纷得到公正解决。在医院建立警务室,只会加深医患双方的对立,加深患者对医院的不信任,决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如何更好地解决医患纠纷?国家也在思考。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说:“医患矛盾是转型期社会矛盾在卫生行业的集中体现,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医疗服务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医疗保障、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解决好群众的看病就医问题。同时,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医患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
医患矛盾的症结已经找到,人们期盼着国家通过增加医疗投入,扩大医疗过程透明度,提高医生医疗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精神,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等多管齐下的措施,让医患纠纷的积弊,得以逐步化解直至最后消弭。

2012.6.12.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