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搞文学艺术的人就得有那么点自恋
但凡是搞文学艺术之类的人,都有那么点自恋。虽然不是绝对,但也绝对是一种普遍。从我自己来说,我喜欢有那么点自恋的文人或艺术家。因为我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够在内心深处承认自己、欣赏自己,那么未必能写出自信
但凡是搞文学艺术之类的人,都有那么点自恋。虽然不是绝对,但也绝对是一种普遍。从我自己来说,我喜欢有那么点自恋的文人或艺术家。因为我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够在内心深处承认自己、欣赏自己,那么未必能写出自信的文字或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文学也好、艺术也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都是一种心灵的工程,需要用人的心智去劳动,甚至还需要一定的天赋。为什么这一类人都容易自恋呢?因为创作本身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没有对自我的肯定,是很难完成的。当然,自恋的背后还是自信,自信的背后则是实力。
自恋并不等于骄傲,中国人喜欢东方固有的传统之美---谦虚美。自恋也不是张狂,个性的张扬或许是好事,可达到张狂的地步就过犹不及了。看刘晓庆入狱前记者对她的采访时,我就有一个强烈的感觉,此人太张狂了!果然,过分的张狂为她带来了牢狱之灾。自恋的人也需懂得虚怀,也需懂得内敛。
人,贵在自知。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肯定自己,欣赏自己,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有的人内心很优秀,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或赏识,但是自己未必能欣赏自己。所以,古往今来,有很多文学家或艺术家处于自恋的另一极---自卑。极度自卑往往变得忧郁,长时间忧郁,则会厌世直至轻生。
记得年少的时候,我是那么喜欢台湾女作家三毛,但是在得知三毛自杀后,我并不觉得奇怪。因为,在三毛的作品中,我随处可读到她身上那份浓浓的忧郁。在三毛的成长经历中,可以看到她或因家庭或因自我而造成的强烈自卑感,这些都是她自杀的伏笔。我常常想,像三毛那般的女子,为什么身上没有一种自恋的气质呢?
有次,看一个采访著名画家陈丹青的电视节目,记得陈丹青说过这么一句话:搞艺术的人就是要觉得老子的作品是天下第一!这是怎样的气魄,怎样的自信啊。我喜欢,我喜欢带有一份自恋、身上露出一种霸气的男人。当然,陈丹青不是盲目的自恋,他的作品也不是他自认为是天下第一而出名的。
能够拥有自恋情结的人,往往是先肯定自我的基本观念,比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在此基础上,再把自己的行为纳入这些自我认定的精神范畴之内。所以,才会活得塌实,活得无愧,活得心安理得,既而为自己的精神和行为感到欣慰和欣赏。精神领域的高尚是根本,你很难想像一个精神卑鄙行为委琐的人会自恋。
我认为,搞文学艺术的人就得有那么点自恋。虽然我压根算不上搞文学艺术的人,充其量不过一个喜欢写字的人。可是,经常有人对我说,从我的文章中能读出来我的自恋。我笑了,我并不否认,拥有那么一点自恋又何妨?你敢说,有一天我不会成为一个真正搞文学艺术的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30ok网通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renyuechuanqi.com/html/zawen/xs6do48s7hhm3.html
上一篇:《写在幽梦的边缘》读后点滴
下一篇:接吻的好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