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味金庸武侠小说
说起来你别不信,被誉为“中国海洋地质之父”的刘光鼎院士,在招收研究生时,有一个特别的附加条件,就是必须喜欢读金庸的武侠小说。而《鹿鼎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三本必读。这条件听来有些匪夷所思,但
说起来你别不信,被誉为“中国海洋地质之父”的刘光鼎院士,在招收研究生时,有一个特别的附加条件,就是必须喜欢读金庸的武侠小说。而《鹿鼎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三本必读。这条件听来有些匪夷所思,但也并不奇怪。“为国为民,才是侠之大者。”尚武讲究武德,所以侠之行为与做人、做学问并不相悖。金庸小说的确很注重做人的原则,比如江湖人称君子剑的岳不群,其德行就不一定如大魔头任我行。再就是,金庸笔下武侠集大成者,多半都属于资质鲁钝的那种。比如郭靖、比如石破天。他们习武,本不为名利,是通过勤奋和努力才获得成功的,这些品格也是做学问的人必须有的。
金庸小说所描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并非完全虚构,如《射雕》所描写宋、元、金之间相互挞伐的大时代背景都是真实的;全真教,以及王重阳和丘处机等全真七子都实有其人。人物的对话,引经据典,真真假假,更需要读者去细细品味。
《射雕》中有这样一段故事:黄蓉受裘千仞一掌,生命垂危,郭靖一路背着她去求一灯大师疗伤。途中受到渔、樵、耕、读的阻拦。那书生说:“姑娘文才虽佳,行止却有亏,孟子云:男女授受不亲,姑娘与这位小哥并非夫妻,却何以由他负在背上。”黄蓉道:“孟夫子最爱胡说八道,她的话怎么也信得的。”在儒学盛行的大宋时代,黄蓉竟说“孟夫子最爱胡说八道”,难怪书生听了要发怒。书生质问:“孟夫子是大圣大贤,他的话怎么信不得?”黄蓉笑吟吟的答道:“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乞丐怎么会有两个老婆,邻家又不开养鸡场,怎么每天偷一只鸡都偷不完,足见孟夫子是胡说八道。黄蓉以这首打油诗来驳斥对方,有没有依据?我查了一下资料,原来这里面确有典故。
孟子说了一个寓言:“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除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展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间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展足之道也。”故事是说:齐国人,有一妻一妾。每次出门,必定吃饱喝足回家。妻子问他,他说全是些有达官贵人在请他。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酒醉肉饱地回来,总是说有人请他,但我们却从来没见到什么有钱有势的人到家里来过,我打算悄悄地跟踪他。第二天早上,她便尾随在丈夫的后面,却没有看到一个人和他的丈夫说话。最后他走到了东郊的墓地,向祭扫坟墓的人要些剩余的祭品;不够,又东张西望地到别处去乞讨,这就是他酒醉肉饱的办法。显然这里孟子所说的有一妻一妾的齐人,并不是乞丐。但黄蓉硬说他是乞丐,也符合她胡搅蛮缠的个性。况且墓地也不可能天天有人祭祀,留下酒肉呀,这显然也不合逻辑的。所以黄蓉说孟子胡说八道,书生也无可辩驳。
第二个故事也是孟子寓言: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孟子说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一只鸡,别人说,这样太不地道了。那个人说那么就一个月偷一只吧,到明年就不再偷了。黄蓉却钻了“日攘其邻之鸡”的空子。每天偷一只鸡,那来这么多鸡让你偷。所以黄蓉说“邻家焉得许多鸡”,足见孟子是在胡说八道。
“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就更有意思了。他是在说,你孟子既有治国良方,何不辅佐周天子,而向梁惠王,齐宣王求官呢。这不是在搞分裂吗,那里谈得上圣贤之道呢。黄蓉虽然说的是歪理,有点胡搅蛮缠,但这样的描写是符合黄蓉的性格。可见我们仔细的阅读金庸小说,一定能品味出题外的味道。这可能是刘光鼎院士,招收研究生时,要把喜爱金庸作品,当作条件的另一个原因。
版权声明:本文由30ok网通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renyuechuanqi.com/html/zawen/xo84d447st30m.html
上一篇:女人,隐藏你的妒忌
下一篇:《叶问》别把历史变成我们的成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