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选出了什么

选秀,选出了什么

迭迭薄薄杂文2025-12-05 23:44:53
也就三五年的工夫吧,各大电视台选秀节目纷纷粉墨亮相,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且看下面这张选秀节目清单: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挑战主持人》、《非常6+1》、《绝对挑战》、《想挑战吗?》、《全家总动
也就三五年的工夫吧,各大电视台选秀节目纷纷粉墨亮相,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且看下面这张选秀节目清单:
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挑战主持人》、《非常6+1》、《绝对挑战》、《想挑战吗?》、《全家总动员》,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明星大练冰》,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名师高徒》,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快乐男声(Q吧)》、《谁是英雄》,安徽卫视的《超级新秀》,江西卫视的《中国红歌会》、《超级童星我最红》等等等等,此外还有许多地方小台的选秀节目,更是多如牛毛,充斥着整个荧屏,热闹得很,更把一帮梦想成为明星的青少年和“粉丝”撩拨得近乎疯狂。
不可否认,选秀节目的推出确确实实丰富和活跃了荧屏内容,它推陈出新的初衷和增强互动的举措也备受观众欢迎。它的出现使以往笼罩在明星们头上的神秘光环渐渐隐退,大家突然发现,原来成为明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明星”,自己也具有成为明星的潜质,于是,在选秀节目的煽动、包装、运作下,许多人走上了快速成星的路子,荧屏之上群星璀璨。真是不怕你有才,就怕你不来(选秀)啊!
但遗憾的是,许多选秀节目背离了自己的初衷,一味迎合部分观众猎奇心理和不良口味,追求收视率的提高,低俗、庸俗之风愈演愈烈之势。这类选秀节目到底选出了什么呢?
——选出了一批专吃选秀饭的评委、主持人和编导。选秀由谁来选,谁是最大利益获得者,表面上是观众,其实是评委主持人编导之流,他们操舞着指挥棒将选手与观众一步步引向深入。首先是一批“毒舌”评委应运而生,有的本藉藉无名,在选秀中红了自己不说,还极具讽刺挖苦打击之能事,丝毫不懂得尊重别人。一位在影视圈颇负盛名的演员对目前的选秀节目形式很不认同,他就曾直言: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办选秀,还涌现出了一大批评委,这些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的评委水平很低,全靠个人卖弄,都在往庸俗上搞。有些节目主持人也因为主持选秀节目而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他们与评委一起成为综艺节目“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推销了自己,获得“双赢”的局面。而随着这类节目收视率的提高,编导无疑也会分得几羹名利。搞一场选秀,大家名利双收,多合算!他们成功的例子诱导着同行:心动不如行动,还等什么?选秀会使你一举成名!
——选出了浮躁的成名心态。寻常百姓忽然间就发现原来自己身边的某某人竟然可以凭着一技之长成为明星,而邻居家三四岁的小孩子也可以堂而皇之地走上舞台,在大庭广众之下卖弄个可爱,搞得众所周知家喻户晓,他们不得不感叹:原来成名这么容易啊。特别是对那些本来正埋头苦读的青春期少男少女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真正形成,当他们面对苦行僧般的读书生活和轻松愉快、快速成名的选秀造星行动时,在浮躁的成名心态的影响下,很容易避难趋易地抛弃学业而选择后者,拒绝吃苦拒绝实干拒绝磨练,急功近利地去盲目追求一夜成名,在追星选秀的过程中迷失自己,走上一条畸形的发展道路。由于缺乏坚实的基础和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仅凭一时之机遇,即使能侥幸脱颖而出,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很快搁浅。而更多的选手则会学业不成选秀未能,不得不面对找不到生活出路的严峻现实。过去人们曾经把高考比作“千军万马走独木桥”,其实用这句话来比喻选秀是再合适不过了,被选秀挤下水的人太多太多了,他们甚至很难再重新回到原来那条正常的成才轨道上去。
——选出了喧嚣的社会舆论氛围和低俗的社会风气。有的选秀节目严重偏离比赛宗旨,热衷制造噱头炒作活动,在评委选择、比赛环节、评委表现、歌曲内容、策划管理和播出监管等方面都出现了重大失误,节目趋于低俗化庸俗化,严重损害了电视媒体形象,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甚至影响了中国这个泱泱文明古国的形象,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不能不遗憾地说,在利益的驱动下,电视台为取得高收视率不断推出低俗选秀节目,迎合一部分观众猎奇心理的做法,与他们作为新闻媒体,本该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神圣职责背道而驰,在这种喧嚣的社会氛围里,仅凭空洞的道德说教,怎么能抵制低俗的荧屏节目对青少年的腐蚀呢?现在未成年人缺乏感恩,没有远大理想,冷酷自私,违法犯罪现象增多,难道与某些新闻媒体的不负责任没有任何关系吗?
选秀活动是繁荣了电视荧屏,可是这种表面繁荣的同时却带来了不良的社会风气。如果不净化荧屏,摒弃一些靠愚弄大众来吸引眼球的低俗节目,为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那么推进我国文明进程和以德治国进程恐怕是一句空话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