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红尘”实可悲

看破“红尘”实可悲

陈赓杂文2025-05-01 03:11:03
一位青年友人从QQ上给我传来一段段子,说:人的一生,好比乘坐北京地铁一号线:途径国贸,羡慕繁华;途径天安门,幻想权力;途径金融街,梦想发财;经过公主坟,遥想华丽家族;经过玉泉路,依然雄心勃勃……这时有
一位青年友人从QQ上给我传来一段段子,说:人的一生,好比乘坐北京地铁一号线:途径国贸,羡慕繁华;途径天安门,幻想权力;途径金融街,梦想发财;经过公主坟,遥想华丽家族;经过玉泉路,依然雄心勃勃……这时有个声音飘然入耳:乘客您好,八宝山快到了!顿时醒悟:人生苦短,总会到站!对这种貌似看破红尘的段子,我向来不以为然。固然,吃了拉了睡了是一天,日子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转,人是这样,猪也是这样,但人与猪不同在于,人是有精神世界的。对一个抱有积极人生态度的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场新的生活体验,每一天都是对理想追求迈出的一步,即使老的不能动弹了,每一天也是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享受,活者多好啊!死了也不必后悔,你给家人留下了财产,给亲朋好友留下了怀念,如果在工作事业上给世人留下物质、精神方面的贡献,那就更好不过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是人生的高境界。
人生如戏,人人都在戏场,有的是台上的主角、配角,有的是台下的观众,但主角、配角、观众的体味是不同的,台上的人是俯视台下的人,台下的人是仰视台上的人,台上的人主动,台下的人被动,当然,台上台下的人互动,戏才能演好。最可悲的是虽然人在戏场,却对台上的精彩演出,对台下观众的热烈回应无动于衷,这样的人就像呆瓜。现实生活中一些所谓看破红尘的人就像戏场上呆瓜一样。人生戏台有大有小,观众有多有少,主角、配角、观众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人在戏场,不能只当观众,上台唱一把才好。人生舞台并非全属帝王将相、富豪阔佬,生旦丑末、各色人等都有登台的机会,戏的精彩不在于角色的高低贵贱。雷锋生前只当过班长,也没有多少财产,而且23岁就离世了,但他精彩的人生演出感动着一代代观众。
有人视名利为粪土,我并不赞赏这样的清高。世俗的人追求名利是正当的愿望。农民不辞辛苦,就是为了多打几斗粮食,换来一家人的温饱。工人不惧劳苦,就是为了生产出更好更多的机器,换来全家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各级公务员把为人民服务视为工作的宗旨,这不是一句精神上的空话,为老百姓办一件件物质上的小事、大事,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人活脸面,树活皮,这是普通老百姓朴素的人生准则。脸面就是名誉,人品的高低也就是名誉的高低,一个不在乎自己的名誉的人很有可能沦为小人,甚至成为一个令人唾弃的坏人。一个人的最高荣誉就是为人类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体育赛场上的冠军值得我们去鼓掌,他们为开发人类自身潜力做出可贵的努力;艺术家是值得欢呼的,他们为我们带来精神食粮;科学家是值得尊敬的,他们的工作扩展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带来创造新财富的生产途径;各行各业的劳模应该尊重,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成名成家应该是每个人奋斗的方向。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全党同志和全社会都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人才往往就是社会的各种专家,是社会上各种有名望的人。当然那种强取豪夺、不择手段捞取个人名利的人应该鄙视唾弃,不是说他追求名利不对,而是说他窃取了超过自己劳动应得的额外部分。淡薄名利不是说一个人不去建功立业,而是对到手名利的一种谦虚态度,是对支持帮助自己成功的人一种感激的胸怀,是对人生更高层次的一种追求。我们无法想象一个运动员在赛场上放弃拼搏争冠,反而扬言自己谦让别人去当冠军。真有这种运动员,值得我们尊敬吗?
看破红尘的人,往往是逃避做人的责任、放弃对家庭和社会的担当,是一种人性的堕落。大千世界,虽然有很多假丑恶的东西,存在许多不合理、不如意的地方,但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在旧的基础上构建新的乐园,人生的乐趣就是劳动创造。滚滚红尘,乐在其中。
标签
相关文章